课件27张PPT。导入新课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意义。
3、理解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及其运行机制,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目 录壹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条件贰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与发展叁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失地王约翰法律至上
有限王权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1)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发动起义,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治的基础(2)不久,贵族再次与国王发生决突。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后来议会逐渐演变成上下两院。两院上院: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下院: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君权神授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①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从事经济活动的新贵族。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1)原因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①1640年,革命爆发,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英国建立共和国。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企图恢复旧的统治秩序。③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斯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2)过程处死查理一世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光荣革命”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结束了王权专制的局面,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的政权,为英国君主立宪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其中《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1)时间:1689年(2)目的:限制王权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3)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体现了议会至上、法律至上原则)·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立法权)(财政权)(选举权)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1、确立:《权利法案》的颁布(4)影响:
①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利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②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权利法案》使英国的权力中心发生了转移,议会取代国王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这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议制。?特点:集体统治
作用:防止专制独裁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过程:
(1)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被称为内阁会议。(2)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3)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名为王臣,不事君
1742年,沃波尔失去议会下院多数的信任,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成为一种不成文的制度。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首相亨利?配兰的提案,配兰内阁集体辞职。但乔治二世新任命的首相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仅两天就被迫辞职。国王被迫请配兰复职。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反映英国内阁制有何特点? 特点一 首相与内阁,共进共退特点二 内阁向议会负责。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特点:
内阁的权力: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首相的权力:是内阁的首脑,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②③①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对议会负责内阁组织内阁 内阁与首相共进退对议会集体负责国王形式任命统而不治、国家象征掌握国家大权监督内阁国家权力中心,立法权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国王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议会权力至上
(掌立法权,权力中心)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三制合一)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2、君主立宪制的发展(2)1832年议会改革(P37最后一段)①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②内容:降低财产资格限制;重新分配议席(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③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作用大大加强,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三君主立宪制的作用三君主立宪制的影响①政治上: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促进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保障了资产阶级统治,有利于社会稳定。1、对英国:②经济上: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证。2、对世界:为其他国家建立新制度提供政治模式,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施,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本课小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发展、完善过程。君主权力逐渐削弱
议会权力不断加强1.立法权由国王到议会。
2.行政权由国王到内阁。
3.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1.保留君主,统而不治
2.议会至上,权力中心
3.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物课后练习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D课后练习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B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