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静止【教学设计】
课题
运动与静止
课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和机械运动,会判定参照物;
2、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科学的物理方法,科学探究,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2.让学生经历从简单的物理现象和试验归纳科学规律并能口头或书面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
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难点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运动和静止很熟但又很浅显
教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 学 过 程
学 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课:引入新课.飞机、鸟儿在空中飞翔,船只在江河湖海里航行,车辆行驶,行人再陆地上行走......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运动,宇宙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我们要怎么判断汽车、轮船、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提出问题.我(教师)在教室中从前向后走,让学生判断我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思考你是怎样判断的?(学生交流讨论 并总结:以课桌为标准,我是运动的.):
交流讨论.参考物是否可以任意选取?你把选取的参考物看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现象观察分析能力,能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
学习过程
阅读课本59页第一自然段,根据已有的知识,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结论:(1)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一切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___ ____。
(2)机械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m]
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
.创建情景思考交流.观看P59图片,火车窗外的树木等景物真的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这些现象怎样解释呢?怎样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要怎么样准确地 描述这些运动呢?
.
5.交流讨论.参考物是否可以任意选取?你把选取的参考物看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参考物能选物体自身吗?
6.归纳总结.参考物的特点:可以任意选取;参考物假定是静止的;参考物不能选研究物体本身.
阅读自主学习要求
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后合上课本填学案
小组内交流不明白的问题
用红笔更正错误,标注疑惑的地方,思考并提出不会的问题.
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其他学生回答.
学生补问:1分钟
让学生快速明确自学要求
先看课本再去完成学案,这样设计能让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紧迫感,必须记住才能不看课本完成学案,这样效率更高.
通过小组交流,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通过兵教兵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用双色笔会引起学生在学习中注意,也可以提醒自己以后不再犯错.
让学生自己提问,他生回答,他生又补充,这样做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只是引导者,极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
直接出题节省了时间
引导学生.下面请同学们想想我们生活中的运动,有哪些是直线的,哪些是曲线的?(同学们发言,教师总结归纳,并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肯定.)
3.总结.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
经典题目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动.”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 ( B ) A.岸 B.船 C.云 D.风
2.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3.直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D ) A.地球 B.太阳 C.天空 D.直升飞机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1)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2)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来源:学科网]
(3)组织同学思考并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答:比赛中的运动员、列车、人造卫星、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4)问: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学生回答,两种单位之间的配对,由生补充回答.
独立思考,完成题1
个别同学去黑板板书.
组内讨论不明白的问题.
认真检查黑板上同学的做法,进行上台纠错.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想不
教师的评价贯穿整个课堂,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这样做每个同学都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他能具体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使组内交流更有针对性.
学生检查学生的做题,并给他们改正过来,学生发现了很多细微的错误,气氛特别高涨,这样做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记忆远比老师讲授更为深刻.
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
做题时限时,使学生更有紧张意识,效率更高.
培养学生自学和发现规律能力
五、当堂达标评测
(每空20分共60分)
1.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现象中,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我们说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
2.十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公共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到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公共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卡车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3.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云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
4.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的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直升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 )
A.一定上升 B.一定下降 C.一定静止 D无法判断
提出组长分发试卷。
课件出示考试要求:
1.合上课本独立完成
2.时间3分钟
教师应以监考的形式监督、巡视、关注同学们题目完成情况。
及时了解学情,对先做完的同学进行当场批改,得出分数。
时间到后,投影参考答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互批互改。
引导各学习组长到黑板上表格中登记本组分数
根据各组得分情况评选本节优秀学习小组。
错误集中的题目由做对的学生进行讲解。
学生以应对考试的形式答题,闭合课本及资料,独立思考完成达标测试。(3分钟)
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接受教师的批阅.
参考答案给出后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互批互改.
组长登记组员的分数记录在“小组评价表”上.
组长把本组个人达标测试平均得分和小组课堂得分登记到黑板记录表格内.
达标测试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限时按时完成,像考试一样认真解题,这样可以使考试常态化.
分数记录便于形成学习档案,激励学生自觉努力学习.
养成平时训练时做到有错必改,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和效果.
1题基础题,考查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分.
2题能力提升题,考查了功率的计算和图像问题.
3题基础题,考查了运用电功及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附件:小组课堂评价表(组长负责加分)
项目
姓名
过程展示分数
达标分数
过程总分
组达标平均分
总分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