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2019年秋五年级第四单元测试题及参答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小学科学2019年秋五年级第四单元测试题及参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5 14:5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年秋五年级科学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快乐填充(每空2分,共40分)
1. 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 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
有 的压力。物体都受到一个 的力,这就是 。21cn
2. 一定的 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4.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 。
5.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6.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 的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
7.科学技术上统一用“ ”作为力的单位,简称“ ”用 表示。
8.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会受到
一种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教育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 两种方式。
10.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 ,设计前首先要明白设计什么, 是什么。
二、谨慎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等,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A.压力 B.拉力 C.重力
2.票夹、弓箭、拉力器都是利用了物体的 ( )。
A.拉力 B.弹力 C.重力
3.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 )运动的。
A.反冲力 B.拉力 C.弹力
4. 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 )的作用。
A. 重力 B. 拉力 C. 摩擦力
5.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 )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A.受力大,伸长长 B.受力大,弹性大 C.能承受一定重力
6. 1牛大约是( )克力。
A.1 B.10 C.100
7.关于单股橡皮筋测力计与双股橡皮筋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 )说法是正确的。
A.单股橡皮筋测力的最大测量值计大些
B.双股橡皮筋测力的最大测量值计大些
C.单股橡皮筋测力计和双股橡皮筋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一样大
8.( )是一种新型的比较安全的小赛车,是为了满足更多人想参加赛车的愿望而设计的。
A.太阳能汽车 B.月球车 C.卡丁车
9. 拉动很重的物体时, ( )最省力。
A.在物体下面放块木板 B.在物体下面放块圆木 C.把拉绳加粗
10. 小朋友在( )滑滑板时最费力。
A.溜冰场里 B.石子路上 C.柏油路上
三、准确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错误说法后的括号里打“×”)
1.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
2.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
3.只要有拉力,就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
4.摩擦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
5.摩擦力对我们只有害处,所以工作时我们都需要减小摩擦力。( )
6.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
7.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
8.足球与草地之间、圆珠笔笔尖与纸之间、鞋底与地面之间都是滚动摩擦。( )
9. 汽车轮胎上设置花纹是为了美观。( )
10.为了使自行车骑行轻便、安全,设计师只需要进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 )
四、科学探究(每个2分,共20分)
1.将人们对真正的赛车的要求与相应的解决方案用线连起来。(10分)







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上图所示是摩擦力大小与 的关系的对比实验。
(2)这一实验要改变的条件是: 。
图中的实验是用 的方法来改变这一条件的。
应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接触面的 。
B.物体运动的方式。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 ,运动时的摩擦力大。

















2019年秋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
检测题参答

一、快乐填充(每空2分,共40分)
1.向下 向下 向下 重力 2.拉力 拉力 3.弹力 4.反冲力 5.用力 用更大的力
6.力 弹簧秤 7.牛顿 牛 N 8.阻碍 摩擦力 9.滚动 10.程序 用途
二、谨慎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A 4C 5A
6C 7B 8C 9B 10B
三、准确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正确说法后的括号里打“∨”,
错误说法后的括号里打“×”)
1∨ 2∨ 3× 4× 5 ×
6∨ 7∨ 8× 9× 10×
四、科学探究(共20分)
1. 时速达300千米以上 连线(② ③ ④)
平稳 连线① 安全 连线(⑤)
2.
(1)物体重量 (2)物体重量 加钩码 光滑程度
(3)重




①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

时速达300千米以上


②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

③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平 稳

④在转动处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


安 全

⑤增加车身重量和轮胎粗糙程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1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