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 磁铁的力量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0 磁铁的力量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5 22:0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磁 铁 的 力 量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感觉到研究测量磁铁磁力大小所用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其他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即对定性实验与定量实验的区别有初步认识。
2.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即磁力的大小与距离有关系以及磁极的磁力最强),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地分析。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愿意与小组其他同学共同完成有关磁铁的实验。
2.能意识到得出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结论需要通过实验反复验证。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磁铁的基本特性。
2.能区分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性质的不同。
3.能认识到磁力的大小和距离的关系,并能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磁铁的两极吸引力最强。
3.能用符号记录各种形状磁铁吸引力最强的部位。
(四)STSE目标:
能举例说出利用磁铁的基本特性可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对于可以被磁铁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物体能找出组成它们的材料的性质有何不同(即材料中是否含有铁、钴、镍特别是铁,而不是含有金属)。
2.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反之则越弱。
(二)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用实验验证。
三、实验材料
蹄形磁铁、磁性戒指(环形磁铁)、铁架台、毛线、曲别针、铁钉、纸杯、橡皮、磁铁、铅笔、硬币、铜丝、铝片、铁片。
四、教学过程
(一)魔术引入,介绍磁铁(5分钟)
师:(PPT1 全程摇控)。想不想看魔术表演?
生:想。
师:那老师今天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魔术准备:硬币、纸杯、磁性戒指)。看老师手上有什么?一枚硬币,一个纸杯(请学生摸一下)。现在老师把硬币放入杯子中,你们听,有没有声音?
生:有。
师:现在老师将纸杯倒过来。咦,怎么不见硬币掉下来?它去哪里了?这是为什么?有谁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生:老师戴的戒指是磁铁,把硬币给吸住了。
师:我们班同学很棒啊,一猜就中!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磁铁的世界,感受磁的神奇,见证磁铁的力量吧(用PPT2出示课题并板书:磁铁的力量)。
师:(播放PPT3)这些都是磁铁,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么多形状不同的磁铁,怎样进行交流呢?为了方便,科学家们根据磁铁的形状给他们起了名字。形状像长条的,科学家们就称之为(停顿)条形磁铁;形状像马蹄形的,科学家们就称之为(停顿)蹄形磁铁;形状像圆环的,科学家们就称之为(停顿)环形磁铁,老师手上戴的是??。(注:教师强调“形状像***”,就称之为“*形磁铁”,让学生自己说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播放PPT3。)
师:我们班同学们很聪明,对磁铁的命名,和科学家们想到了一块。看来你们很有当科学家的潜质。当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磁铁时,非常兴奋,提了很多问题,你们想想,他们会提什么样的问题呢?谁来说一说?
生1:磁铁可以用来干什么?(马进学)
生2:磁铁到底有多大力量?(刘轩宏)
生3:磁铁为什么会把铁吸起来?
生4:磁铁吸走的物品有什么特性?
生5:磁铁是什么做成的?它的结构是什么?(孟非)
……
师:(学生边提问,老师边用PPT4记录,PPT设置有打字的声音)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大家所提的问题记录在PPT上吗?
生:……
师:因为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有些问题比较深奥,比较复杂,以我们现有的知识诸备和认知水平还解决不了,我们先记下来。今天我们可以先来研究解决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打好基础,今后就可以逐渐解决较复杂、较深奥的问题。(播放PPT5)
(二)大胆猜测,动手实验(25分钟)
1.活动一: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
师: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谁来说一说你的体验?
生1:磁铁能吸铁。
生2:磁铁能吸大头针,钉子。 生3:磁铁能吸住铁等金属的东西吧。
……
师:这么多同学玩过磁铁啊,看来咱们都知道磁铁是有吸引力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物品,你们猜一猜他们能不能被磁铁吸引?(将毛线、曲别针、铁钉、纸杯、橡皮、磁铁、铅笔、硬币、铜线、铝片、铁片等物品一字摆弄)老师念一样,你们就将猜测的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一)的第二列上。
师开始念细线、曲别针、铁钉、纸杯、橡皮、磁铁、铅笔、硬币、铜片、铝片、铁片等,学生进行记录,不允许讨论。
师:猜完之后,我们就需要进行验证了,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
式,先猜测后验证,然后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2个同学说一说自己猜测的结果。)
实验报告单(一)(PPT6)
说明:猜测是磁铁朋友的在下面对应空白处打“√”,不是磁铁朋友的在下面对应处打“×”。验证后同理。
实验物体
猜测结果
实验验证结果
毛线
曲别针
铁钉
纸杯
磁铁
橡皮
铅笔
硬币
铜丝
铝片
铁片
其他(自找)
实验结论:
师:接下来咱们就开始验证了:老师讲一位同学上台来,其他同
学做填好实验报告单(一),看看自己的猜测正不正确。先来看看实
验要求(PPT7出示),老师给大家读一下!
(1)同学上台操作时,其他同学请安静的观看,不允许喧哗。
(2)拿实验材料时轻拿轻放,右手拿磁铁,左手拿被验证物品。
(3)一个同学依次取实验报告单里的实物材料挨个试验;每种材料要多测几次,测试时要认真观察。其他同学记录,谁是磁铁的朋友就打“√”,不是的就打“×”;别忘了自己找的材料要补充到表格的下方,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4)磁铁非常易碎,用磁铁找朋友时一定要轻拿轻放,拿铁钉时注意安全。
(开始实验,老师抽同学上来操作,其他同学观看。由于实验材料有限,不能做到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实验,着实遗憾。)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大家为磁铁找到了许多的朋友,先来看看刚才你们的猜想正确吗?谁来归纳一下,说一说自己的猜测与实验的对比结果?
生:正确(不正确)。
师:我们仔细观察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1:铁。
生2:金属。
师:有的同学说是金属,铝是金属,铜也是金属,那磁铁能不能
吸引他们呢?刚才实验时,钢片、铝片是不是磁铁的朋友?谁愿意来
说一说?
生:不能。
师:从实验中,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含有什么?
生:铁。
师:看来磁铁只能够吸引含铁的物体。说明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 材料做成的(PPT8上显示实验结论进行强调,注意:这里不提其他成分的磁性材料)。
再一次请一个同学上来进行验证(让学生们体会猜想—验证—结论—再验证的科学思维)。
2.活动二 哪种情况吸得多?
师:既然磁铁如此有魔力、有力量,那老师手上戴的磁铁为什么吸不到的桌子上的曲别针?(慢慢靠近曲别针)
生:离得太远。
师:那怎样才能吸的住?
生:离近点。
师:看来磁铁磁力大小和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那磁铁磁力大小和它离物体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谁来说说他的想法?
生: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磁铁和被吸引物体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距离越远,吸引力越弱。
师:这只是猜测而已,咱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大胆猜测,小心求证。”同学们打开课本45页(PPT9出示试验图示)。说出方法。
生:……
师:既然是做实验,咱们就要了解实验要求(PPT10提醒学生,老师给同学们读一读):
(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倒出纸杯中的曲别针平铺在纸上,一定要注意安全,别扎到手了。
(2)一位同学把直尺垂直放在曲别针的旁边(不能倾斜),另一位同学拿起蹄形磁铁,两端朝下,从上往下慢慢靠近铁钉(为使数据准确,要缓慢移动,磁铁与曲别针一定是正上方与正下方哦,固定时锁紧螺丝)。
(3)测出1厘米时吸引曲别针的个数并记录、再重新把磁铁从上往下移动测出2厘米米时吸引曲别针的个数并记录、依次类推分别测出1厘米和其他情况时所吸引的曲别针个数。
(4)除上位上台同学外,其他同学别忘了填写实验报告单(二),一定要实事求是哦每次实验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可能会不同)。
(5)实验完毕后,材料收起来后才能回座位。
实验报告单(二)(PPT11)
磁铁与被吸引物体的距离
能够吸引铁钉的个数
①当磁铁离铁钉1厘米时
②当磁铁离铁钉2厘米时
③当磁铁离铁钉3厘米时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近,吸引力 ,距离越远,吸引力 。
师:看(听)清楚了实验要求吗?哪两位同学上台来演示一下,
1厘米时应该怎样做?2厘米时呢?3厘米时呢?看明白了吗?
实验操作中,其中同学做好相应记录。
师:哪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他的结果(这个结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对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会有所欠缺,老师要注意引导)。
生:发现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强,距离越远,吸引力越弱。
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磁铁的磁力大小与被吸引物体与磁铁之间的(停顿)距离有关,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停顿)强,距离越远,吸引力越(停顿)弱。(板书)
(三)知识运用,拓展活动(5分钟)
师述:我们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运用知识,方便我们的生活。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磁铁的力量,那么我们还可以用磁铁干什么呢?
1.知识运用(PPT12)
师:小明的奶奶正在给小明钉扣子,不小心把缝衣针掉到了喝水的杯子里。奶奶戴上老花镜找了半天,也没找到。你能帮奶奶想个办法,取出杯中的针吗?(纸杯接满水,里面有一个曲别针,请一个同学上台操作)
生:用磁铁!
师:谁上来操作一下?
2.磁铁应用
师:磁铁除了可以帮老奶奶找缝衣针外,其实它的用途还非常广
泛,一起看(PPT13出示)
师:非常神奇吧!那磁铁还有哪些用途?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就需要同学们细心观察、用心发现,带上你的智慧,快乐出发。
(四)总结(3分钟)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PPT14)
生1:我知道了磁铁能吸铁做的东西。
生2:我知道了磁铁离物体越近,它的磁力越大;离物体越远,它的磁力越小。
生3:我学会了要想证明猜想是否正确,要用实验进行验证。
……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获得了科学知识,还懂得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先猜测,后实验验证,再得出结论)。其实,科学探索的道路是永无止境的,而科学探索的内容却时刻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拥有了探索的热情,掌握了科学探索的方法,成功就在我们面前(PPT15)。
五、作业
下课后,找找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磁铁,记录下来。
六、板书
磁 铁 的 力 量
条形磁铁 小 大
铁质 环形磁铁 少 多
蹄形磁铁 远 近 距离
七、反思与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利用实验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营造科学探究的情境,倡导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后获得知识,探究他们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在探究中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强调主动参与,先猜后证,安排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有序参与探究活动。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让学生亲身实验,既能使学生思维形象化,更容易接受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个性,自主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