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爷赶鹅》教案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老爷爷赶鹅》。
2、参与二声部轮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
2、通过各种小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并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歌曲。
3、在二部轮唱的实践中,增强参与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小活动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的节奏。
教学难点:较准确地参与二部轮唱。
教学方法:听唱法,体验法。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激趣导入
1、律动练习
在歌曲伴奏中有节奏的做鹅的律动,体会歌曲旋律。
2、节奏练习
出示歌曲中的难点节奏,让学生用鹅的叫声进行练习。
X X xx X | X xx X X |
X X xx X | O xx X O |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体会歌曲旋律,并提前解决歌曲的难点节奏。为后面的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
谈话:这是一首非常风趣的罗马尼亚儿童歌曲,讲述了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歌曲的名字就叫《老爷爷赶鹅》。
2、教师范唱——熟悉歌词
提问:竖起小耳朵仔细听,怎样才能买到老爷爷的鹅?
3、复听歌曲——处理歌曲难点(打开书)
提问:歌曲中的鹅是怎样叫的?用的什么节奏型?
练习读准歌曲中的节奏、歌谱并练习演唱。
3 2 3 21 | 0 55 1 0 | 3 2 3 21 | 0 55 1 0 |
4、学生随钢琴完整演唱(教师随时纠错)
5、随伴奏录音演唱
四、表演歌曲(熟练演唱)
1、带上头饰和老师一起表演歌曲
分三部分表演歌曲并进行评价。
2、轮唱练习
提问:听录音里面的范唱与我们的演唱有什么不同?(轮唱)
二声部比一声部晚唱一小节。
一声部最后一小节要长两遍。
师生共同进行分声部练习。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