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实验目的】
1.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理解。
【实验用品】
酒精灯、铁架台、大试管、单孔塞、乳胶管、玻璃弯管、水槽、集气瓶、玻璃片、药匙、坩埚钳、棉花、纸巾、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清石灰水、细铁丝。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老师问题)
结论与解释(化学方程式)
1、制取氧气
(1)连接装置:拿一个干燥洁净的大试管,塞上一个带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图
(3)装入药品:扒开塞子,在试管中装入7g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气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4)固定装置: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准备工作:)将两个集气瓶分别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一起倒立在水槽中。
(5)加热试管:
(6)收集气体:
先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
(8)然后熄灭酒精灯:
观察到的现象:用手握住试管导气管口有__冒出,松开手后导气管内形成一段__。
装入药品时要借助药匙或纸槽,为什么?
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氧气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还能用其它方法收集氧气吗?
怎样给试管中高锰酸钾加热?
导气管口刚刚有气泡放出时能不能就开始收集?
你认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刻是?
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怎样验满?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怎样验满?
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怎样放置?为什么?
如何熄灭酒精灯?
2、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用坩埚钳夹取一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由瓶口缓慢向下擦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教材图2-18)
(2)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点燃系在螺旋状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瓶口缓慢向下插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教材图2-19)
木炭颜色:_____。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
木炭在氧气瓶中燃烧时的现象:
__________。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____。
铁丝的色态:____。
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
铁丝底部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注意事项】
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加热实验时,要先对试管进行预热。
加热过程中切勿将试管口对着人。
实验结束后,因先将导管取出,再停止加热。
【思考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什么时候收集氧气最适宜?
4、在做铁丝燃烧实验时,为什么要预先在集气瓶底铺少量细沙或放少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