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九上 1走下神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美九上 1走下神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6 21: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下神坛》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走下神坛》
科  目
初中美术
年级
九年级
教学时间
一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九年级学生相对具备了一些初级的审美能力,通过阅读和比较,能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同时也具备了一些评价的能力,但是还缺乏比较系统的如(从题材、构图、人物、形象的动作和神态)去分析作品表现的情感、思想及象征意义,通过启发、合作、讨论等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审美、欣赏及评价能力。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全方面的审美意识,培养审美经验。
2.培养在生活中观察美、寻找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收集、欣赏、讨论、联想,体会欣赏作品及合作评价的方法。
2. 初步掌握欣赏论文的书写方法。
三、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相关知识。
2. 通过比较、分析,初步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教学活动,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一般方法。
2. 在生活中运用相关知识去欣赏及评价美术作品。
教学
资源
(1)同学们收集一些西方美术资料
(2)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3)利用教室多媒体环境

教学活动1
(一)教师讲述,激情导入
1、教师简短的讲述,针对人类文化史中宗教崇拜的产生和演化,围绕人与神、人与人的关系导出本课内容。
通过课件演示,了解人类原始社会绘画,进一步讨论其特点如旧石器时代的岩石壁画(图片展示)反映原始社会的祭祀活动及有关偶像崇拜的现象导出,把话题转向绘画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上,通过中世纪艺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重点作品,引出文艺复兴所反映的思想特征。
2、引入主题《走出神殿》,结合历史知识,介绍文艺复兴的基本概念,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作品所表现的以人为本崇尚理性,,提倡科学,探索自然奥秘,通过问题导引,进入对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及作品的了解。
教学活动2
(二)问题启发,合作探究
1、通过大屏幕展示课件,(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了解他们的艺术创作直接描给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寄托自己的社会思想、美学思想的思想情感现象。
问题1、达芬奇的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的特点
问题2、米开维基拉斐尔的作品特点
2、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用理性的方法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崇尚人文、自然、表达人物内心世界,把作画主题回归到人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掌握一般的欣赏方法,介绍搜集有关资料的途径,为论文写作展开准备

教学活动3
(三)展示实物,加强巩固
1、出示《大卫》像,让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能评述对作品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概括为视觉艺术与心理感觉。
2、分析《最后的晚餐》探讨作品的造型关系、空间营造、构图艺术表现手法,形与形之间,色调的把握,前后主次、虚实等关系,结合艺术家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推测作品的含义。阐述作品中所表现的审美观点,从题材、形式、内容等入手
教学活动4
(四)作品评价,增强能力
对以上作品进行比较和评价,引发学生大胆表述自己观点,通过了解时代背景与作者生平,思想作者通过作品表达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写出简短的艺术论文,教师及时点评并总结,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对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