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一)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中国画的简要知识,赏析《溪山行旅图》。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并创造美。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赏析《溪山行旅图》。
?教学难点:提高审美兴趣,增强美的意识,感受中国画的美感。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动画片里面的小蝌蚪都找着妈妈了吗?
师:想不想跟老师一起重温有趣的片断呢?
师:导入揭题:课前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片段,一边欣赏,一边观察这个画面像美术中的什么画?(水墨画)
中国画讲究意境营造,尚神韵意趣,我们今天就要来一起赏析中国画《溪山行旅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师:关于中国画你们知道些什么?比如绘画工具,发展状况
生:(师生交流中国画的简要知识,如中国画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等))
师:看来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画中国画,只是她的历史,发展状况了解得不是很多,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已经完全成熟,至宋朝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回味一下历代的名家名作。
——中国画按照绘画题材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今天我们所要赏析的《溪山行旅图》属于山水画。21教育网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仔细的欣赏这幅画,前后两排的同学进行讨论:
这幅画画了些什么?2、你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3、这些物体都是怎样表现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有高山岩石,瀑布直流而下,山川流水,丛生树林,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壮观,老师也对大自然的伟岸玄妙有着无限崇拜之情。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能将一些感受表达出来,非常好,同学们继续加油。但老师还想和同学们再一次的来仔细欣赏这幅画。也请允许老师为同学们进行补充,《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横103.3cm,纵206.3cm绢本水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纵览全画,堂堂大山迎面而来,迫人眼目。其造型峻巍,笔墨酣畅,气势雄伟,壮丽磅礴,悬崖峭壁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这么大的比例同学们有没有让我们感到大山就在眼前,而自身顿显渺小呢?这幅画一改长规构图,属于中轴巨碑式,分为前景,中景。远景。你们看,还有不少收藏者们的题款呢。正如画家徐悲鸿所说:而一山头,几占全面积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特殊构图和章法也就成了他的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了。
这样的佳作画家都是如何用笔墨技法来表现这幅画的呢?整幅画没有其他的颜色,只用了墨色的变化来表现,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体现空间的灵活性,白色的雾气萦绕着整个山体,由线条勾勒的整个山体在白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范宽师陕西华原人,那里有着特殊的地形外貌,画家在画山的时候,将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将自己融入于山水间,天人合一,画家不仅表现出山的表象,还画出了山的精神面貌和神采。山腰,瀑布直流而下,从笔直的线条中似乎可以感受出瀑布的那种冲击力十分强大。浓浓的墨团表现茂密的树林几乎占满了山头,?如果我们在仔细看,?山脚下还有由近及远的山路,凸显出画面的纵深感,还有人物匹马,打赤膊,扇扇子,四头驴背托重物,步履蹒跚,线条细腻刻画栩栩如生。刻画石头的时候皱擦多于渲染,层次分明而浑然一体,细密的雨点皴,外轮廓用苍劲挺拔的粗笔勾勒,表现出山石的质感。整幅画,通过各种构图、笔墨技法,将飞流直下的瀑布与静止的山间景色,形成动静对比,似乎把画家看到的那刻美景存留下来峻巍的山势造成动人心魄的。
活动4【作业】总结
师:欣赏《央视宣传片——水墨》,同学们你们看,山水画不仅能呈现真实的景物,还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也融入了其中。让我们赏中国山水画卷,品中国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