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6 08:3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中学第一学期单元检测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一、单选题
1.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汉初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
A.重农抑商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重文轻武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2.史书记载:汉初一位皇帝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于车骑都没。这是西汉的哪位皇帝(  )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
3.《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初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这对这一状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
A.废井田,开阡陌 B.统一度量衡 C.设立御史大夫 D.实行休养生息
4.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提倡节俭 B.平抑物价 C.休养生息 D.依法治国
5.小明最近喜得一枚古铜币,上写“五铢”二字。请你判断这枚古铜币出现的时期是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6.下面哪些内容是汉武帝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颁布推恩令? ③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④休养生息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实现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大一统”局面。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政权分立与区域开发
8.如果古代有微信,汉武帝的朋友圈最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蔡伦 B.董仲舒 C.华佗 D.张仲景
9.漠北之战中,汉军作战指导明确,准备充分,以骑兵实施突击,步兵担任保障,分路进击,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作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指挥作战的大将是
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卫青、霍去病 D.汉武帝
10.1931年,国民政府公布新《盐法》:“盐就场征税,任人民自由买卖,无论何人,不得垄断。”才结束了这两千多年的“盐铁专卖”。封建王朝的“盐铁专卖”政策始于(???)
A.秦始皇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11.东汉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9年王莽 B.公元25年刘秀 C.公元25年王莽 D.公元9年刘秀
12.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A.刘彻的统治局面 B.刘秀的统治局面 C.刘协的统治局面 D.刘琦的统治局面
13.经过10多年的传教,太平道的信徒已达数十万之众。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仍坚持斗争20余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这段材料反映了这场农民大起义的
A.特点及影响
B.经过及特点
C.原因及特点
D.原因及影响
14.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扯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A.下令释放奴婢
B.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减轻刑罚
D.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15.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C.中后期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6.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需要修改的是
A.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重大贡献 B.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西亚和欧洲
C.丝綢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染 D.丝绸之路向内地输入的主要是丝绸
1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D.打通丝绸之路
18.汉朝如果派使臣去大秦,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经过 ①今新疆境内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大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19.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最有可能出现的人物是
A.齐桓公
B.卫青
C.曹操
D.嬴政
20.下列邮票介绍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其中发明时间为“汉代”的是
A. B.
C. D.
二、综合题
21. 秦朝灭亡以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战争”。项羽势力强大,却一味依赖武力;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力量逐渐由弱转强。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刘邦取得最终的胜利,建立了汉朝。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罢兵皆归家,释奴为民,轻徭薄赋等一系列的政策,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为后来,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一:及孝文即位,躬(亲自)修玄默(清净无事),劝趣农桑,减省租赋。
——班固《汉书·刑法志》
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材料三: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汉景帝
材料四: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今,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新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的统治者对人民实行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具有怎样的相同思想?他们在位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史称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我们今天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4)依据材料四中“汉皇帝”是历史上哪位皇帝?他下“一道法令”指的是什么法令?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分别指哪两位帝王? (2)秦统一后为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制度? (3)为促进秦朝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秦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秦皇”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5)“汉武”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 (6)“秦皇”、“汉武”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7)为加强监察制度,“秦皇”时期在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时期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2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材料三:汉初许多富商大贾们掌握着巨额财富,控制者国家的经济命脉。诸侯王叛乱时,朝廷向富商大贾们借钱去平叛,富商们却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
(1)结合以上材料归纳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思想和经济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2)除了政治、经济、思想上,汉武帝还在军事上通过什么战役从而基本上消除了什么少数民族对我国北方的威胁? 材料四: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着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3)材料四童谣反映了东汉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24.某校七年级学生要开展“丝绸之路”的主题探究活动。 材料一?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三?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总之,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四?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也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写出材料一图中A和B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的名称。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件事的意义。 (3)请举出一例在丝绸之路上流通的物品。 (4)结合材料三,分析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 (5)材料四西汉政府设立什么机构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