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17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5 21: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古诗三首
《望天门山》?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插图和通过理解古诗大意,通过想象和朗读,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山险水涌气势奇,湖光山色姿态妙。祖国河山壮丽,既有长江、黄河的雄壮之美,又有西湖的柔和之美。今天我们将跟随三位诗人的脚步,去欣赏祖国的山河之美。?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引导学生课外查找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作者参考资料:?
李白,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作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2.请学生朗读诗歌,相机指导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通过自由朗读,小组齐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反复朗诵诗歌。?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一)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朗读《望天门山》,相机指导。?
(二)学习《望天门山》。?
1.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明确:
中断:从中间断开。
楚江:长江。
开:断开,劈开。
至此:到这里。
回:回旋。
出:突出,挺立。?
2.理解诗歌的意思。?
明确: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浩然奔流到这里折回。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体会后两句诗歌中“出”和“来”字好在哪里。?
明确: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美感,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表现了舟行过程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
“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来”字则传神地描绘了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赏名山盛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结合图片,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
感悟动词“断、开、流、回”的磅礴气势。?
全班朗读,要读出磅礴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古诗词很美,在简单的语句中,就能够勾勒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不少优美诗歌,课余时间,我们可以多读一读古诗,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之美。?
练习设计,巩固提升?完成本课对应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