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06: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金马小学教育集团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姓名:李姿静
学科:数学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备课人
李姿静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标分析
“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建立了周长的概念以后,着重研究两类规则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问题。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周长的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自己的头脑中对“封闭图形几条线段长度的和”也建立了相应的概念,这就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非常重要的认知基础,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生长点也就在此处。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
3、主观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的多样化,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根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算式抽象总结出文字公式。
教学过程
评 价 设计
一、 复习旧知
带领同学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定义。
二、巧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好不好?(出示幻灯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在赛场上赛跑,跑道分别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幻灯片演示)大家快看,喜羊羊获胜了,灰太狼气急败坏地跳起来喊:“不公平,不公平,我的跑道长!”喜羊羊也急了:“我的跑道才长呢!”看来没有人帮忙他们俩可能会无休止的争吵下去了。
同学们来猜一猜,谁的跑道长呢?(学生争论)灰太狼可不是光凭我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才能让它心服口服。那么你觉得他们赛跑的路线和我们所学的什么知识有关呢?(生:周长)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板书课题)
三、交流讨论,自主探索
1、以村长出示草图的方式继续这一故事,从而引出例1的图。
2、提问:不用量,怎么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了解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通过数数,可以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
3、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一长方形的周长,教师巡视并做相应指导。
4、交流学生们的不同方法:
(1)6+4+6+4= 20(厘米)
(2) 6×2+4×2 = 20(厘米)
(3)(6+4)×2 = 20(厘米)
提问:大家更喜欢哪种方法呢?说说理由。
5、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们分小组讨论,总结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
6、根据知识迁移,让学生们总结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师:那么,我们又怎样来求正方形的周长呢?
生1:就是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即:5+5+5+5=20(厘米)
生2: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用边长乘4就行了,因为正方形的边长都一样长。即:5×4=12(厘米)
师: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算法简便一些呢?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自由回答自己喜欢的方法,有理即可。)
师:今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只要知道边长就能求出周长。
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思想认知
在学生们自主探索出这些计算公式后,教师继续以灰太狼的口吻提问:草图上是一样长,但是现实中的跑道不一定还是那么长啊,我们要比一比现实中的跑道哪个更长!
通过灰太狼的疑问,引出跑道实际测量的图片,让学生们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实际周长。
在让学生们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们对比一下这幅图与第一幅图的区别,得出两幅图表示边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再让学生们计算这两个跑道实际的长度,并让他们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学生们计算完后,会发现现实中的跑道也是一样长的。
师:村长虽然用事实说服了它们,但是也因此耽误了大家举行运动会的时间,灰太狼感到非常内疚,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它不仅向大家承认了错误,还自觉做起了志愿者的工作,使运动会在顺利圆满中落幕。给灰太狼点掌声,有错就改,真棒!希望我们也能像灰太狼一样做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学生。
五、一同闯关,巩固提高
师:赛跑中灰太狼输的是心服口服,灰太狼顿时对周长产生了兴趣,他要求和喜羊羊进行求周长比赛,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进入求周长闯关赛。
第一关:看谁算得最快
1、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周长是( )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周长是( )厘米。
3、用一根2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第3题还可以继续提问:如果围成一个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边长是多少厘米?
第二关:看谁观察最认真
1、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35米,求操场的周长,正确的算式是( )。
A、50+35×2 B、(50+35)×2
2、教室的长与宽的和是12米,它的周长是( )米。
A、(12+12)×2=48(米)
B、 12×4=48(米)
C、 12×2=24(米)
第2题先让学生找出这道题中的关键词句,再让学生回答。
六、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们说过收获后,教师再加以总结,并带领学生一起复习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4)×2 = 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5×4=12(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回顾旧知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识。
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来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题材,激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培养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
交流不同算法,开拓学生思维。
小组讨论的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组员之间形成观点交锋,达到了学习互补的目的。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
通过羊村运动会贯穿始终,不仅使整节课思路清晰,生动有趣,还使学生们受到了思想教育的洗礼。
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习题,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又为第二课时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让学生们对这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更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和理解。
板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显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重点。
课后反思
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时候,我首先组织学生自主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进行方法的交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在这里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们通过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最科学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同样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特征,放手给学生计算,学生很快得出了“边长×4”的计算方法。
在学习了计算方法后,我又出示了几个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优化算法。通过课上的反馈,发现学生们都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整节课上下来还有一些不足:一是对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些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对于其意义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二是习题的形式有点单一,应再出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