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压强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节 压强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17:0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节 压强
1.一切液体内部都存在着压强,且压强( )
A. 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与液体表面的面积有关
C.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D.与液体内部的方向有关
2.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可推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大小是( )
A. ρ甲>ρ丙>ρ乙 B. ρ乙>ρ丙>ρ甲
C. ρ甲>ρ乙>ρ丙 D.ρ丙>ρ乙>ρ甲
3.如下图所示,一封闭的圆台形容器,内装部分液体,当容器底A置于水平桌面上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加;若把它倒过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B,则( )
A. pA C. pA>pB D.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关于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ρ盐水>ρ水)( )
A. 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C.a、b两点的压强相等
D.b、c两点压强相等
5.下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的关系图像,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的关系是( )
A.p甲>pL B. p甲=P乙
C.P甲

6.游泳时,潜入水中越深,胸口感到越闷,这是因为( )
A. 水越深,你胸口受到的压强越小
B. 水越深,氧气越少
C.水越深,你胸口受到的压强越大
D.水越深,你的体力透支越大
7.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分别为p甲、p乙,则( )
A. p甲p乙
C. p甲=p乙 D.无法确定
8.下图为水库大坝,大坝的一侧是斜坡,从上到下,大坝越来越宽,这是考虑( )
A. 水库中的水越深,大坝受到的压强越大
B.有利于修建水库
C.增加水库的强度,防止水库倒塌
D.减小水浪的冲击力
9.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液体中,根据如图所示提供的信息能够探究的是( )
A.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
B. 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
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是否相等
D.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10.如下图所示,一个装水的密封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图甲),若将杯子倒过来(图乙),则( )
A.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 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C.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D.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小
11.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瓶未开启的啤酒倒立过来,瓶内的啤酒对瓶盖的压强比倒立前对瓶底的压强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了。
12.下表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记录。(1)实验次数1、4、5说明:水的压强随 增加而增大;(2)实验次数1、2、3说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实验次数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3
朝上
2.6
2
3
朝下
2.6
3
3
朝侧面
2.6
4
6
朝上
5.4
5
9
朝上
8.2
13.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图中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减小的是( )
A.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在原处移动180
D.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改放在同样深度的水银中
14.请分析下面的四幅图,从中得出合理的结论。
(1)结论1: ;
(2)结论2: 。
15.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户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l关系的图像是( )
16.用压强计(如图)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带有橡皮膜的小盒放人液体内部时,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产生高度差,这说明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2)当小盒在同一深度向不同方向转动时,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这说明同一深度液体向不同方向压强 (填“相等”或“不等”);
(3)如图,在装有水的容器壁钻上有三个小孔,用塞子塞住装满水,然后再把三个塞子拔出,水流射得最远的是 。
17.小明和小阳同住在一幢旧居民楼的四楼和一楼,他们平时的生活用水靠安装在楼顶的水箱提供(如图所示)。让小明不解的是,自己家离水箱近,可每次用水时,为什么小阳家流出的水总比自己家来得急呢?学了科学后,他明白了这是因为 。
18.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 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 Pa。
(1)求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 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上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10 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19.在海军武器系统中有一种专门对付潜水艇的深水炸弹,把它扔到水中后会在水中下沉,当下沉到一定深度时能自动引爆。根据所学过的知识,你能对其自动引爆的原理作出合理的猜测吗?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验证。
20.如下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形管内装有适量的水,从右侧管口倒入10 cm高的煤油,左侧管内水面比未倒入煤油时上升多少?(ρ油=0.8×103 kg/m3)
2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所示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甲装置即可。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入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
22.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整理如下表:
时间/分
O
1
2
3
4
5
6
水滴/滴
O
33
55
72
82
87
88
(2)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O~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
23. (2013.山东东营)深水炸弹是一种入水后下潜到一定深度自动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对于其爆炸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潜艇撞击而爆炸
B. 水是导体可以接通电路,引发爆炸
C.炸弹在水中下潜越深,所受压强越大;炸弹在一定压强下才能自动爆炸
D.采用了定时爆炸系统
24.(2013.上海)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V甲、V乙,则( )
A. V甲可能等于V乙 B. V甲一定大于V乙
C.V甲可能小于V乙 D.V甲一定小于V乙
25.(2012.北京)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00cm2和100 cm2。容器甲中盛有0.2 m高的水,容器乙中盛有0.3 m高的酒精。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后,剩余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为p水,剩余酒精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为p酒精。当质量m的范围为 时,才能满足p水>p酒精。(ρ酒精=0.8×103 kg/m3)
26. (2012.四川南充)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
(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填“越大”或“越小”);
(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体的 。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C 6.C 7.C 8.A 9.A 10.D
11.变大
12.深度相等
13.B
14.(1)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15.D
16.(2)相等
(3)c
17.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18.(1)玻璃杯的重力是2 N
(2)水的深度是0.09 m,杯子的形状如图(a)所示
19.炸弹入水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炸弹到了深水后受到很大的压强,在一定的压强下能自动爆炸
20.从水和煤油分界处作一水平线,则U型管两侧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相等:p水=p油,
ρ水gh水=ρ油gh油,即:1×l03 kg/m3×g×h水=0.8×103 kg/m3×g×10 cm,解得:h水=0.08 m,水面上升的高度:
21.橡皮膜向下凸 橡皮膜向上凹 乙,因为乙装置能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22.(1)水全部流出
(2)O~1分钟
(3)光照强度对浇水快慢的影响
23.C 24.B
25. 800 g26.(1)越大
(2)相等
(3)深度
(4)高度差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