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7课 启蒙运动 课件 (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7课 启蒙运动 课件 (共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7 09:5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903年,蔡元培在《绍兴教育会之关系》一文中,将黄宗羲称为“东方卢梭”。
第7课 启蒙运动
【课程标准】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什么是启蒙运动?
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展开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倡导自由、平等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 Lumière 】——明亮、照耀、光明
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人性):使人类从神性的束缚下解脱出来 启蒙运动(理性):使人类从神权、封建王权中解放出来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
阶级:资产阶级日益强大。
2、启蒙运动的核心——理性(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启蒙运动内容:
反对专制王权
反对宗教神权
反对贵族特权
反对愚昧和迷信
追求民主
追求自由
追求平等
追求科学
实质:资产阶级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权利
【学思之窗】想一想,启蒙思想家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人文精神的?

启蒙思想家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倡导的人文精神,尊重人及人的需要,同时他们又进一步提出人还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建立理想的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在启蒙思想家那里,“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这样,根据人的理性这种价值尺度来衡量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行为。
3、启蒙运动的发展概况
兴起——英国(17世纪)

原因: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启蒙思想由此产生了。
国家不是根据神的意志,而是通过社会契约创造的;反对君权神授,但不反对君主专制。


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学说:立法权(议会掌握)、行政权和对外权(君主掌握)






3、启蒙运动的发展概况
兴起——英国(17世纪)
霍布斯、洛克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分权”理论……
高潮——法国(18世纪)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最为尖锐;
3、启蒙运动的发展概况
兴起——英国(17世纪)
霍布斯、洛克是英国最早的启蒙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和“分权”理论……
高潮——法国(18世纪)
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
扩展:欧洲其他国家(德国等)
⑴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
⑵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根本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最为尖锐;
4、主要启蒙思想家及观点主张
材料一:①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②以下便是英国法制所达到的地步: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其他)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
③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思想主张
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赞成实行“开明专制”,认为“开明”的君主进行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
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
代表作:
伏尔泰 :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被誉为“思想之王”、 “欧洲的良心”。
材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担心,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加以执行。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同样也不复存在。因为如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法官就同时为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成为压迫者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
材料三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孟德斯鸠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代表作 《论法的精神》
《波斯人的信札》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2、“三权分立”;
3、法律应是理性的体现。
思想主张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民意,侵犯民权,人民有权推翻他的统治。
——卢梭
“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卢梭
“天赋人权”、“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 人民革命权
(反对君权神授,建立民主共和;
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思想主张
代表作:
《社会契约论》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主编为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160余人,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霍尔巴赫、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从这几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那些主张?
1、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材料三 : 自由即自律。
5、启蒙运动扩展
3、自由也要自律
2、人非工具
代表作:
《纯粹理性批判》
材料2: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材料1: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
法国
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法国最终确立民主共和制。
6、 启蒙运动的影响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其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成立政府。
——摘自《独立宣言》1776
三权分立
美国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按照三权分立原则组成联邦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6、 启蒙运动的影响
材料3: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
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6、 启蒙运动的影响
6、 启蒙运动的影响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和理论的准备;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动员;
3、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斗争;
美:独立战争、中国: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
4、是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推动人类
历史发展进程。
对欧洲
对世界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说一说
相同: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
主要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
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背景 内容 影响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法国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大家不要忘记,正是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的心灵,宣扬了人的理性,人类才步入了今天这个思想解放、行动自由的现代社会。
灭王权反专制民主领风骚
泯神性破禁锢理性掀骇浪
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己。”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相符( )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B.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C.伏尔泰的君主立宪
D.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