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密度的误差分析
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A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游码未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时候,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是( B )
A.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边
B.测量时,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右边
C.装有物体的盘上粘有一小块泥(调平时就有,未发现)
D.使用生锈的砝码
3、测量前,天平未调平衡,横梁左倾,其他操作正确,便开始测量,测量结果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正常”);测量前,天平未调平衡,横梁右倾,其他操作正确,便开始测量,测量结果__偏小__。(填“偏大”“偏小”或“正常”)
4、测牛奶密度步骤: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
(2)在烧杯中装适量牛奶,测出总质量为m′;
(3)将烧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用该方法所测得的牛奶密度__偏大__(填“偏大”“偏小”或“正确”)。
5、小明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石块质量为66 g;
(2)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
(3)取出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3 g;
(4)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83 g。
则石块的密度为__2.2__g/cm3。该测量值比真实值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
6.小明测壶盖的密度, 如图甲所示他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2 g; 用细线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壶盖体积为__14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3__g/cm3,用该方法测出壶盖的密度比真实值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
7.某兴趣小组测量一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的固体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所示: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量的颗粒的质量是__168__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的体积是__70__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__2.4×103__kg/m3。
(4)在C操作中,若摇动不够充分,铁砂未充满颗粒的空隙,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__小__(填“大”或“小”)。
(5)在C操作中,若因铁砂较少,全部倒进并反复摇动后,没有完全覆盖颗粒,则测出的密度值比实际密度偏__小__(填“大”或“小”)。
8.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筒、溢水烧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烧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 mL,如图乙。
③将烧杯中20 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
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 mL,如图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3.2×103__kg/m3。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将沾有水的金属块放入小空筒,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__不变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9.小陈按如下实验步骤测量盐水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
(2)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m2;
(3)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4)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盐水=____,这样测出的盐水密度值偏__大__。
【解析】 由题意知:盐水的质量为m=m2-m1,体积为V,则盐水的密度为ρ==;将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测量体积的时候,由于杯壁沾有部分盐水,从而导致体积的测量值偏小。由公式ρ=m/V可知,在质量m一定时,体积V偏小,密度ρ偏大。
10.小洁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1所示。
(1)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 。
(2)小洁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2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2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__0.95×103~0.96×103范围内的数字都正确__kg/m 3 。
(3)按照小洁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她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答:__偏大;可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__。
11.食用油是炸油条的重要原料。小明和小刚从某油条加工点拿到他们使用的食用油样本,决定通过测定食用油的密度来确定其种类。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
小明的方案 小刚的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向空烧杯中倒入适量食用油,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③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V ①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②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 ③测出装过食用油的烧杯质量m1
你认为按__小刚__(填“小明”或“小刚”)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会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将__偏大__(填“偏大”或“偏小”)。[来源:Zxxk.Com]
12.一次实验课上,老师提供给同学们下列器材: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无砝码)、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等。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定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明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两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入左盘烧杯中;
②向右盘烧杯中缓缓倒水,再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a所示);
④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图a的量筒内,测出水和合金块的总体积(如图b所示)。则
(1)合金块的质量为__60__g;合金块的体积为__20__ 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_3×103__kg/m3。
(2)在读数无误的情况下,小明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__偏小__(填“偏大”或“偏小”),产生这一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烧杯将水倒入量筒时没有完全倒尽,导致密度值偏小 。
【解析】 (1)右盘中烧杯内水的质量与左盘中烧杯内合金块的质量相等,再利用量筒测出右盘中烧杯内水的体积,通过m=ρV计算出合金块的质量;再用排水法测出合金块的体积;通过ρ=m/V计算合金块的密度。所以,可用水来代替砝码进行试验;合金块的质量m=ρ水V1=1 g/cm3×60 cm3=60 g,合金块的体积V=V2-V1=(80-60) cm3=20 cm3,合金块的密度ρ=m/V=60 g/20 cm3=3 g/cm3=3×103 kg/m3;(2)由于步骤③将烧杯内水倒入空量筒中时,水会有残留,导致测量的合金块的质量偏小,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根据密度鉴别物质的成分
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因此我们可以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先测出被鉴别的物质的密度,再通过查密度表确定它属于哪种物质。
定 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 式:ρ=,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两个变形公式:V=,m=ρV
单 位: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或克每立方厘米,符号是g/cm3;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水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它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说 明:“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铁的密度比木头大一些。
注 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2)固体、液体用去一部分后,质量和体积同比例变化,密度不变;气体具有充满整个空间的性质,用去一部分后体积不变。因此,密闭容器内的气体用掉一部分后密度变小。
1.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厘米3 , 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厘米3和96.5厘米3 , 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B )
A.?1∶8?? B.?1∶9????C.?1∶10????D.?1∶11
2.体育课上用的一个“铅球”质量为4 kg,体积为0.57 dm3,请你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铅球是不是用铅做的。已知铅的密度是11.3×103 kg/m3。
解:已知m=4 kg,V=0.57 dm3=5.7×10-4 m3,那么铅球的密度是ρ===7×103 kg/m3
因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所以这个铅球不是铅做的。
3.有人买了一条金项链,质量是11.875 g,他怀疑项链中掺了铜,便请人进行检测,测得项链体积为0.75 cm3。请你帮他计算一下此项链是不是纯金的?若掺有铜,则项链中金的含量是多少?( ρ金=19.3 g/cm3, ρ铜=8.9 g/cm3)
解:假设这条项链的成分为纯金,则其质量应为19.3 g/cm3×0.75 cm3=14.475 g,而实际质量为11.875 g, 因此金项链不是纯金的,其成分含有铜。
设金项链中金的含量为x,则有+=0.75 cm3,解得x=81.3%。
4.小明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明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明进行验证。小明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1 200克,体积为104厘米3 , 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克/厘米3和8.9克/厘米3。
(1)请根据小明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3)请计算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
【答案】(1)解:工艺品的密度ρ=11.54克/厘米3
(2)解:设标准工艺品中含金、铜质量均为m0若按售货员说法,则工艺品的密度为ρ′=12.18克/厘米3
所以售货员的话不可信
(3)解:设工艺品中实际含金质量为m1 将m=1 200克,V=104厘米3 ,ρ金=19.3克/厘米3 ,ρ铜=8.9克/厘米3代入上式得:m1=509.2克
所以这件工艺品的实际含金量为42.4%
5、合格汽油的密度为0.71×103kg/m3,如果汽油中掺有重油则产品不合格.加油站通常用密度瓶来检测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空瓶的质量为m1=120g,装满水的质量m2=320g.此时,将一批样油装入密度瓶后的质量为266g,已知ρ重油>ρ汽油,请用两种方法判断这批汽油是否合格.
6、小明家里有一个金属零件,他想通过测其密度来知道金属零件是什么物质制成的,但家里没有量筒,只有一台电子秤.他思考后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找来一个空玻璃瓶,称出空瓶的质量m1=200g;
②将瓶子装满水,称出水和瓶的总质量m2=500g;
③将金属零件放入空瓶中,称出金属零件和瓶的总质量m3=740g;
④在装有金属零件的瓶中再装满水,称出瓶、金属零件和水的总质量m4=840g.
请你依据小明操作所得的数据,计算出金属零件的密度,并通过下表,了解金属零件是什么物质制成的.
物质 铅 铁 ?铜 铝 铸铁
密度(kg/m3) 11.4×103 ?7.9×103 8.9×103 ?2.7×103 7.0×103
判断空心或实心
计算质量:对于一些质量太大,无法用仪器直接测出的物体,可以通过查得或测得该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然后利用公式m=ρV求解质量。
计算体积: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可以先测出其质量,然后从密度表查出该物质的密度,然后利用公式V=m/ρ求解体积。
注 意:由于只通过密度鉴别物质并不完全可靠,因此要想知道一个物体到底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还要根据其他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硬度、透明度、可燃性等)来判断,有的甚至还要结合化学方法才能判断出来。
1、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 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C.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2.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铜球和铅球,若它们的外表体积相等,则( B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铅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C.铜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D.铁球的空心部分最大
3.两铁球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等,则( C )
A.两铁球一定都是空心球
B.两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球
C.两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球
D.两铁球不可能都是空心球
4.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铝球和铁球,在它们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质量最大的球是( D )
A.铜球?????B.铝球???C.铁球????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5.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正方体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5____克/厘米3 , ____c____正方体是空心的。
A. ?? B. ??C. ?? D.
6、一个铝球,它的体积是500 cm3,质量是540 g,问是否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ρ铝=2.7 g/cm3)
【答案】 540 g铝的体积为V铝===200 cm3,因为540 g铝的体积比这个540 g铝球的体积小,故此铝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V空=V球-V铝=500 cm3-200 cm3=300 cm3
8.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 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158 g。(ρ钢=7.9×103 kg/m3,ρ煤油=0.8×103 kg/m3)则:
(1)此钢球的体积是多少?
(2)此钢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若为空心的,空心体积是多少?
(3)若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答案】 (1)V球=160 ml-100 ml=60 ml=60 cm3;
(2)∵ρ钢=7.9×103 kg/m3=7.9 g/cm3,∴V钢===20 cm3。
∵V球>V钢,∴此钢球是空心的;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V空=60 cm3-20 cm3=40 cm3。
(3)由ρ=m/V,得空心部分注满煤油的质量为m煤=ρ煤V空=0.8 g/cm3×40 cm3=32 g,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后钢球总质量为m总=m球+m煤油=158 g+32 g=190 g。
9.现有一个质量为54克、体积为50厘米3的空心铝球。若在空心铝球内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78克,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求:
(1)所注入的液体的质量;
(2)所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答案】(1)解: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m总-m铝=78克-54克=24克
(2)解:ρ铝=2.7×103千克/米3=2.7克/厘米3 , 所以空心铝球中铝的体积V铝=m铝/ρ铝=54克/(2.7克/厘米3)=20 厘米3
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体积V液=V总-V铝=50厘米3-20厘米3=30厘米3
空心铝球中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液=24克/30厘米3=0.8克/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