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1节 两种电荷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
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摩擦起电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难点: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3、教学策略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原子结构、原子核、导体和绝缘体,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材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验电器箔片张开角度的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关于原子的知识,只要学生了解即可,留待化学课上进一步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电荷的由来,最后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有点抽象,可用演示实验作进一步的形象讲解.?
4、教学资源准备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器、乒乓球、散开的塑料包装绳、碎纸屑若干.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修改与补充
一、引入新课举例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是什么? 演示实验:用梳子反复梳扎在一起的塑料纤维条,请同学们注意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师生共同引出课题: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从今天起,我们就从最基本的问题——电荷学起.二、进行新课1、电荷 学生实验: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做以下两组实验: 第一组:用塑料直尺靠近碎纸屑;用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用橡胶棒靠近碎纸屑. 第二组:用摩擦过的塑料直尺靠近碎纸屑;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碎纸屑.问题一:两组实验中的塑料直尺、玻璃棒、橡胶棒有什么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问题二: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 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解说) (1)用两块相同的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再将两根玻璃棒互相靠近. (2)用两块相同的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再将两跟橡胶棒互相靠近. (3)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你们发现了什么?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结:用丝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荷种类不同.大量事实表明,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我们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验电器演示实验:(边演示边解说) (1)分别用不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2)分别用带电的玻璃棒和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3)用力摩擦玻璃棒、橡胶棒,再将它们分别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问题一:你们发现了什么? 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问题二:为什么带电物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呢? 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总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我们把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其符号为Q,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字母C表示.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带电的云所带的电荷约几十库. 3.原子的结构、元电荷 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原子和分子) 问题二:原子结构如何?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小结: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常用e表示e=1.6×10-19C. 4、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演示实验:将带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的金属球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杆连接起来. 问题一: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验电器A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小,验电器B的金属箔片张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角变大.问题二:这说明什么? 验电器A所带电荷减少,验电器B所带电荷增大.电荷由验电器A移动到了验电器B.小结:金属杆中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它们就是自由电子.所以金属是导体.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教师强调并补充: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橡胶、玻璃等都是绝缘体问题四:定义中为什么要说:“容易”“不容易”,而不说:“能够”“不能够”呢? 小结:在特殊条件下,导体可以变成绝缘体,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所以我们说: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的练习. 学生认真观察,并用心思考. 学生认真做实验并归纳总结. 学生交流思考问题.
板书设计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 起电 正电荷与负电荷两种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电荷 作用规律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原子结构:摩擦起电的实质:电子的转移 (?http:?/??/?www.zzstep.com" \o "中国教育出版网\?)导体和绝缘体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