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26 19:4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宇宙、天体的概念,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了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
学习过程:
导入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可以看到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以及相对于星空背景有明显移动的行星;有时还可看到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这些都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天体。有天文望远镜和发射探测器还可以观测到更多天体。
活动1. 阅读课本P6,人类认识宇宙的道路漫长而曲折,都经历了哪几个主要的阶段?填写并说出:
古代 → 说(公元二世纪,托勒密)→ 说(十六世纪,哥白尼)
→现代
活动2. 下面请哪一组派一位同学上台来带领同学们一边看图片,一边讲述几类常见天体?
学生讲述:(请看P7下图或看大屏幕)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行星质量比恒星小得多,本身不发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太阳系距离太阳的第三颗行星。
卫星: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木卫三直径几千千米,小的只有几千米。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月球)。
教师讲述:宇宙中的天体都是不动的吗?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
系→ 系→ 系→ 系。
活动3. 下面请哪一组派一位同学上台来带领同学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分别用两三句话讲述上面的天体系统?
活动4.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填写下面的框图,说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其他恒星系
其他行星系
总星系
)
活动5. 播放太阳系动画或看地图册图片,回答:
(1)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
记忆口诀:水金球,火烧木成土,天海边。
(2)小行星带的位置? 火(烧)木(成土)之间
(3)彗尾的朝向? 受太阳风的排斥,背离太阳
活动6.分组讨论下列概念的区别:
(1)恒星、行星、卫星
(2)流星、流星体
(3)天体、天体系统
活动7.观看中央电视台《斗转星移》之“遨游太阳系”5分钟。
本课小结: 课后完成课本P11活动2.
巩固反馈
1. (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童谣,童谣中所说的星星大多属于
A.行星 B.恒星 C.流星 D.星云
2.(  )读天体系统的示意图,回答
在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和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A.银河系、太阳系 B.河外星系、地月系
C.太阳系、 地月系 D.总星系、太阳系
3.( )1998年,在地球上的很多地方,人们可以看到美丽的狮子座流星雨,下列有关狮子座流星雨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狮子座星星纷纷坠落而划过天空 B.狮子座的流星如下雨般密集
C. 狮子座的星星进入大气层燃烧所致 D. 是流星群闯入大气层燃烧,地面上观测的辐射方位在狮子座方位
4.( )今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称美方将在2025年制造出适合远程旅行的新型宇宙飞船,并信心十足地表示,他定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人类踏足美丽的“红色星球”,该星是
A.小行星 B.火星 C. 水星 D.金星
5.从课本P11表中可以看出,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居第 位,密度居第 位。质量和体积都最大的行星是 ,与之最接近的巨行星是 ,与地球自转周期最接近的是 ,密度较大且接近的四颗行星是 、 、 、 ,木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与火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之所以不是有规律地增加一倍多,是因为两者之间有 带。
岳阳县第一中学高一地理导学案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地球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学习过程:
导入 1.读地图册P5“天体与天体系统”图,说出自上而下四幅图各是什么天体系统?2.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按照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出现的行星名称口诀是“ , , ”,地球是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planet),我们再也不能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地球是宇宙的中”了。这节课我们要证明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同时还要说明它也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活动1. 我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运动轨迹等来描述行星绕日的公转运动特征。试运用地图册P5“天体与天体系统”图中的第三幅图和下表,说明行星的运动特征。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倾 角 7° 3.4° 0° 1.9° 1.3° 2.5° 0.8° 1.8°
偏心率 0.206 ° 0.007 ° 0.017 ° 0.093 ° 0.048 ° 0.055 ° 0.051 ° 0.006 °
(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
(2)行星绕日公转的转道面具有共面性。
(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活动2. (1)将“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行星的名称填入地图册P6“太阳系八颗行星质量和体积的比较”图中的右侧。
(2)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地图册P6上图各行星边的两个数字分别是太阳系其他行星与地球的质量比和体积比,结合该图和课本P11表格填写下表(填形容词,如近、远、较远等):
行星类别 比较项目 距日远近 质 量 体 积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活动3. 根据活动1.活动2.的结果,从地球的运动特征和物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教师提问:但又为什么说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
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
因为地球上具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①温度②大气③液态水 三个“金锁链”条件。
活动4. (1)为什么只有地球才有适宜的温度(地表平均温度15°C)?度职体积等特征,通常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上
(2)地球上为什么具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3)地球上为什么具有液态水?
【知识链结】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又叫一个天文单位),阳光8.3分钟到达地球。太近的行星,如水星179°C,金星477°C,火星-23°C与地球最接近。美国宇航局的一位科学家放言:有生之年必登Mars!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原始地球大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不适合生物生存的需要。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地球大气转化为以氮和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原来地球上没有水,由于原始地球体积收缩和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量,地球内部温度逐渐升高,不断产生水汽。这些水汽通过火山活动等形式逸出地表,逐渐冷却、凝结,形成降水,汇聚到地表低洼的地带,形成了原始的海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中。
由此可知,地球具备了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大气、水等条件,生物的出现和进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公众质疑美国NASA(航空航天局)隐瞒了发现地外文明的真相,外星人到哪里去找?
本课小结(自己画图): 完成课本P11活动1.
巩固反馈
1. (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地球上形成具有适合生物生存条件的有
①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②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④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A.①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  )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 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 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3.( )科学家认为太阳系的外部边缘很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天体,其质量为地球的30%至70%,该行星具有扁长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1千年。该行星表面覆盖着冰雪、固态的氨及甲烷的原因有可能是
A. 质量小 B.体积小
C.轨道扁长 D.距离太阳遥远
4.运用太阳系模式图和有关数据,说明火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行星。
5.X星球上有生命存在,猜想它应该具备了哪些条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