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10: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综合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当危险发生时,以下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火灾发生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地震发生时,在底楼的同学快速跑到空旷的地方
C.煤气泄漏时,打开电灯检查漏气管道
D.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触电者拉开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节能灯泡,人走灯灭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纸张双面打印,寄电子贺卡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6. 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沸点 -88.6 -42.2 -0.5 36.1 69.2
在常温下使用至无气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是( )
A.乙烷、丙烷和丁烷 B.乙烷和丙烷 C.只有乙烷 D.戊烷和己烷
7.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能源问题 B.认识粒子
①太阳能、风能是清洁能源 ②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 ③天然气清洁环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①原子比分子小 ②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
C.环境问题 D.燃烧条件
①空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有害气体 ②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 ③二氧化碳无毒,对环境不会有影响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8.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成立的是( )
A. MnO2是加快H2O2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B.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 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D.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氧化镁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镁条质量不相等,所以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0.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11.(4分)低碳经济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排放较少的温室气体并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1)目前全球能源紧缺,人类生活生产中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属于____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尤为重要。
(2)煤燃烧时会排放出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CO2和H2可以按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_(填序号)。
A.乙醇(C2H6O) B.乙酸(C2H4O2) C.甲酸(CH2O2) D.丙酮(C3H6O)
12.(5分)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_能。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填一点)。
(2)在催化剂、光作用下,水分解获得氢能源,写出该方法获得氢能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均填字母);
(2)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装置收集氢气,当观察至导管口有气泡 地放出时,即可进行收集。
14.(4分)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组成相同,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
15.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后 才能对试管加热;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KOH,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四、应用题(本题共5分)
1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
求:(1)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D 7.D 8.A 9.C 10.D
11.(1)不可再生 (2)SO2 NO2 (3)C
12.(1) 化学(或氢) 机械 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
(2)③2H2O催化剂 2H2↑+O2↑

13. (1)B C (2)(1)Zn+H2SO4=ZnSO4+H2↑ 连续而均匀
14.(1)H2O2 (2)分解反应 (3)CH4+2O2CO2+2H2O
15. 【知识回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交流讨论】(1)防止空气污染 把水擦干(2)氧气
【综合应用】放热 2K+2H2O= 2KOH+H2↑
16.(1)0.8g (2)0.05%












九化学(上)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