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必修1 物理 3.2 弹力(课件+素材)(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必修1 物理 3.2 弹力(课件+素材)(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6 14:16:4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二节 弹力
接触力 接触力:物体与物体直接接触才发生的力。
(1)通常所说的拉力、支持力、压力等都是接触力。
(2)接触力按性质可归纳为:
弹力和摩擦力
它们在本质上都是由电磁相互作用引起的。
弯 曲压缩观察:常见的形变观察:物体受力形变有什么区别想一想类似橡皮筋: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弹性.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类似橡皮泥:受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叫塑性.弹性限度:弹性体的形变达到一定值时,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再恢复原状,这个值叫弹性限度。观 察一、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 形状或体积 改变
(1)弹性形变:
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 :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对物体的微小形变,我们可以想办法用某种装置进行放大来验证其存在。放大的思想思考与观察: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吗?观察:微小形变的放大观察:微小形变的放大 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
一切物体都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显示微小形变的观察思考:发生形变的物体,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有什么作用效果呢?比如说:射箭、弹簧推小车等。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因为它要恢复原状2、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物体1受到物体2的作用物体1发生了形变物体1对物体2产生了弹力作用过程2、弹力: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接触,使它发生形变,并阻碍其恢复原状的物体(2)产生
条件 直接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接触力一句话,弹力的产生,接触是前提,形变是根本.判断弹力有无的方法
——条件法、假设法FN思考:如果没有办法观察物体的微小形变,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假设法AB光滑水平面并排放着静止的木块A、B之间有无弹力?假设A、B间有弹力以B为研究对象,B受力:B不可能静止,所以A、B间没有弹力练习1判断球与斜面间有无弹力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弹力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间没有弹力假设法练习2光滑球静止在水平地面球与木块间有无弹力?假设球与木块间有弹力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间没有弹力假设法练习33.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方向就是施力物体恢复原状趋势的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二、几种弹力 1、 压力 支持力
(1)压力
由于书向上发生形变(要向下恢复原状) 而对桌面产生向下的力F1,这就是书对桌面的压力。
桌面受到的压力F1书形变方向书受到的支持力F2桌面形变方向(2)支持力
由于桌面向下发生形变(要向上恢复原状)而对书产生向上的力F2,这就是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平面与平面接触时的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 ,而指向受力物体。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垂直于接触面”曲面与平面接触曲面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点与平面接触点与平面间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平面指向受力物体光滑斜面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点与曲面接触点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各种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判断曲面与曲面接触曲面与曲面间弹力方向: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2、绳子的拉力末受到拉力时绳子形变方向拉力总结:绳子的拉力绳子对所拉物体的弹力
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3、弹簧的弹力4、轻杆的弹力轻杆的含义:不计质量不发生形变的杆轻杆受力特点:1、可拉可压;2、杆所受的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我们对弹力方向做一个总结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
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2、轻绳(或橡皮条)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
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点与面接触时的弹力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
触面(或接触面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⑴、平面与平面、曲面、点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
直于平面而指向受力物体⑵、曲面与曲面、点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
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受力物体4、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试一试: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思考:外力与形变有什么定量关系吗?(定量才是科学)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胡克定律:⑴、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⑵、公式: F = k x ΔF = kΔ x 1.弹力产生的原因: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发生的条件: ①直接接触 ②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的确定: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4.弹力大小的确定: ①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遵循胡克定律:F=kx。 ②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计算。
课堂小结 1. 提示:按题目介绍的方法做实验,体验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2. 解答: 钢管受到3个力的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4. 解答:根据题给资料,可求得弹簧伸长量与对应的弹力如下表 :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根据图象的斜率可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26N/m。 三、胡克定律:
1、内容: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
(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
F = k x
其中:k——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弹簧的粗细、材料、
弹簧的直径、绕法和长度等量有关)

单位:牛每米, 符号N/m
x——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例 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两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例2、分析A对C有无弹力作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