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6 15:0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不朽 ________(xiǔ qiǎo)? ??俯下________(fǔ fù)??? 摔垮________(shuāi lǜ)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雕刻 ________(ké kè)? ??春风________(chūn chōng)? ??群众 ________(zhòng zòng)
2.正确填写“的、地、得”。
专心________听讲 ????认真________劳动? ???理解________透彻
结实________身体? ???热情________招呼?? ??尽情________呼唤
3.选词填空(填序号)。
A.舍己为人?? ??B.臭名昭著 ????C.恨之入骨
D.流芳百世 ????E.肃然起敬 ????F.无私奉献
①由“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我想到了形容人物品质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②“把名字刻入石头的”是想________,可“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说明早已________。
③“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对他________;“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对他________。
4.选择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A.表示引用;????? B.表示讽刺或否定;????? C.表示强调突出。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________
(2)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________
(3)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________
5.词语综合运用。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他”指________,“多数人”指________。
(2)对“抬举”的含义和感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抬举”的含义是又抬又举,本诗中是褒义词,表现对鲁迅的推崇。 B.?“抬举”的含义是看重并加以称赞,诗中是褒义词,表明对鲁迅的敬重。21cnjy.com
6.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于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一个“骑”字,(??? )
A.?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和凶暴的本质 B.?表明擅长某事物的人,反而容易大意,招致失误2·1·c·n·j·y
(2)“呵,我多伟大!”这一句(???? )
A.?表现了自信、自豪。???????????????B.?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和自我吹嘘的丑态
(3)“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含义是(??? )
A.?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服务?????????????????????B.?一心一意地为革命事业而奋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诗句各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
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②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二、现代文阅读
7.课外阅读
时间就是生命
???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表明________。
(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________;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________;把节省时间看作是________。
(3)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
(4)文章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悼鲁迅先生(节选)
巴 金
???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 鲁迅先生逝世了!
???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21·cn·jy·com
???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选自《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33期)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逝世——________???? 汇集——________???? 悲痛——________
(2)“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________的心情。
(4)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________。
(5)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达标
1. xiǔ;fǔ;shuāi;kè;chūn;zhòng
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yōng、dào、jiáo、háo、fū、bēng、gēng、xiě、shì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www.21-cn-jy.com
2. 地;地;得;的;地;地
解:“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的。结合语境辨析, 故答案为:地、地、得、的、地、地 【点评】考查学生对的 地 得的用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1·世纪*教育网
3. A;F;D;B;C;E
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语言环境,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细微差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故答案为:①A、F;②D、B;③C、E 【点评】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4. (1)A (2)B (3)C
解:考查引号的作用,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故答案为:(1)A;(2)B;(3)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5. (1)像鲁迅那样的人;劳苦大众 (2)B
解:(1)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整体感知文本内容,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结合语境去理解,正确理解词义。 故答案为:(1)像鲁迅那样的人;劳苦大众;(2)B 【点评】(1)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2)一词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然后根据词语的意思再一 一对号座。21教育网
6. (1)A (2)B (3)A (4)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解:(1)—(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A;(2)B;(3)A; (4)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精神。 【点评】(1)—(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www-2-1-cnjy-com
二、现代文阅读
7. (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3)三;四 (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 2-1-c-n-j-y
解:(1)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依据段意找段落,这就要求对文章由一个整体的了解,看看每段主要写的是什么,然后在确定答案。 (4)考查概括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对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做出的确切、扼要的说明,简单说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者作者赞扬了什么。 故答案为:(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3)三、四 (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理解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题考查依据段意找段落的能力。 (4)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心思想的能力。21*cnjy*com
8. (1)出生;分散;欢喜 (2)鲁迅先生逝世了。 (3)比喻;悲痛 (4)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 (5)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来源:21cnj*y.co*m】
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需要理解词语的意思,也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然后结合平时的积累写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词句指代内容的考查,仔细阅读短文,找到关键词句,答案就在其附近,从冒号后对其进行了说明。 (3)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的掌握,句子中的本体是“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 ”,喻体是“ 洪流 ”,各个地方汇集来的悼念像洪流一样从各地聚集而来,表达出的是一种悲痛的心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短文,整体感知一下文章内容,鲁迅之所以死后让举国悲痛的原因在于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奋斗一生,文章结尾中说道“ 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所以我们应该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 (5)本题考查对短文所指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联系上下文找准语句。这里的缺额就是钱句中一一讲到的。【出处:21教育名师】
故答案为:(1)出生、分散、欢喜 (2) 鲁迅先生逝世了。 (3)比喻、悲痛 (4) 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斗。 (5) 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找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是对比喻修辞的考查,学生要能熟练掌握其特点,并能体会到其中的作用。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感知程度,理清文章主旨。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对相关信息筛选的能力。【版权所有:21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