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都属于混合物 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C.是人类能利用的唯一能源 D.应合理开发和利用
2.人体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中间产物乙醛(CH3CHO),人体需要将乙醛转化,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乙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酒精和乙醛均由三种元素组成 D.乙醛中碳和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2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A. B. C. D.
4.2018年3月,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提出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
B.推广使用脱硫煤,防止酸雨的产生
C.生活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D.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下列说法或行为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只要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B.图书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6.对下列的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根据生活中需要的能量可推知能量一定来自化学反应
C.根据我国可燃冰开采能持续出气可确定我国开采可燃冰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D.根据金属钛及其钛合金的性能可以确定其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金属
7.下列有关各实验装置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大庆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含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B.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C.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
D.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因此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
9.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 一氧化碳与空气 B. 氢气与氧气 C. 氧气和氮气 D.天然气与空气
10.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转化1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B.图二中可实现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相互转化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属于碱 B.塑料、生铁属于合成材料
C.甲烷、碳酸钙属于有机物 D.水、氧化镁属于氧化物
1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B.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在一定条件下,能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4.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二、填空题
15.空气中有多种成分
(1)奥运火炬的外壁上有成百上千个通气孔,这些孔不仅能把燃烧的废气排出去,还能_____以保证燃料能充分的燃烧。
(2)为防止深海潜水员患气体栓塞、减压病,潜水员在水下呼吸用的气体是由氧气和氮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人造空气。请写出氮气的化学式_______。
(3)汽车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当发生碰撞时,叠氮化钠会分解释放出氮气,保护乘车人的安全。工业上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叠氮化钠:第一步2Na+2NH32NaNH2+H2↑;第二步:2NaNH2+N20NaN3+X+NH3↑;第二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16.同学们注意到了吗?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们的生活质量正在逐步提高。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______是否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19年1月1日,包括我们新疆在内已经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很丰富的核聚变燃料“”,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发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铵作燃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高氯酸铵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③氮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17.化学源于生活。
I.化学实验 ——“过滤”的原理与应用极具生活价值。
⑴“筛子原理”
过滤即运用通常所说的“筛子原理(如图)”:将_________(填“溶液”或“悬浊液”)中的混合物质分离开来。
⑵ 水的净化
净水机中常用PP棉(主要含聚丙烯纤维)过滤。鉴别PP棉和棉花方法为:取样灼烧,有烧纸气味,灰烬呈灰色且细而软的是______(填“PP棉”或“棉花”)。
⑶ 粗盐提纯
① 下图中“粗盐提纯”的主要操作步骤顺序为_________(填标号)。
② 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滤纸折叠后的形状是“”
B.过滤器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II.“电池锡纸取火”是真的吗?用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口香糖“锡纸”接在电池的正负极(如图),随即“锡纸”便燃烧起来。
⑷ 从本质上来说,电池是能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⑸ 从燃烧的条件分析,电池短路在“锡纸”燃烧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⑹ 该“锡纸”为铝箔纸。写出图5中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⑺ “电池锡纸取火”体现金属的许多性质。下列不属于金属共性的是_____(填标号)。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可燃性
18.能源﹣﹣国家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不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上推进了能源的国际合作,也取得了可燃冰试开采的成功!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据报道,全球可燃冰的能源总量,相当于已知化石燃料总量的两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_____等,其中煤炭所占比例很大,煤是一种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改善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是当下的主要任务。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_____。
A.太阳能 B.风能 C.含硫煤 D.生物能
三、推断题
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B和G均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D;J能用于光合作用。
(1)F的化学式 _______ ,B在反应①的作用 _______ ,在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A加热反应的文字或化学式表式达式为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G和D反应的文字或化学式表达式为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反应;
(3)写出J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_____________。
20.A、D是两种常见的固体,其中D为红色,B、E是两种常见的气体,其中E有剧毒,它们之间有如图转换关系.试推断:
(1)写出A、B和甲的化学式:A B 甲
(2)写出A→D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E→B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2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刚开始加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
(2)继续加热时,试管①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其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
(3)该实验可能对空气造成污染,其原因可能是_____。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气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到室温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
(5)酒精灯加网罩的作用_____。
22.为了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按如下图的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对比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装置甲热水中的白磷和装置乙薄铜片上的白磷都能够燃烧,而装置乙热水中的白磷未能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比较乙图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说明燃烧还需要满足_____。
(2)燃烧除了以上两个条件外,还要求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请在装置甲中增加对比实验加以说明,实验操作和现象是_____。
五、计算题
23.某同学家的天然气表月头与月末的数字分别如图A、B所示.若天然气的密度是0.76克/升,每立方米的天然气是2元,求:
(1)该同学家这月用去天然气多少立方米?折合人民币多少元?
(2)若天然气中甲烷的质量分数是90%(杂质不燃烧),则该同学家每月在燃烧天然气时消耗氧气的量是多少千克?
24.煤是一种化石燃料,用煤作燃料生成的SO2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一种煤每燃烧1 t就会释放出53.3 kg SO2。如果将产生的SO2用熟石灰来完全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Ca(OH)2====CaSO3+H2O,那么燃烧5 t这种煤产生的SO2在理论上需用多少千克的Ca(OH)2来吸收?(计算结果取整数)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A 6.B 7.C 8.D 9.C 10.A 11.D 12.B 13.C 14.C
15.提供充足的空气 N2 NaOH
16.清洁 吸附 B
17. 悬浊液 棉花 CBA BC 化学 使温度达到“锡纸”的着火点 4Al+3O2 2Al2O3 C
18.天然气 不可再生 CH4 CH4+2O2==CO2+2H2O C
19.H2O2 催化作用 质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分解 碳+氧气二氧化碳 化合 灭火、温室肥料等
20.(1)C,CO2,O2;
(2)2CuO+C==2Cu+CO2↑;
(3)2CO+O2==2CO2.
21.装置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从导管口逸出 黑色固体粉末变为红色 2CuO+C2Cu+CO2↑ 氧化铜 木炭 碳能和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 防止液体倒吸,使试管炸裂;避免灼热的铜与氧气反应又变为黑色氧化铜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2.与氧气接触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热水中放入一粒小石头,并向小石头通入氧气。小石头不燃烧
23.62.5立方米,折合人民币125元,17.1千克.
24.308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