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14: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案(开发区小学四年级上) 课题: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目标: ⒈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的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⒉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建构知识。 ? 重点难点: 让学生体验运算的揭法的过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算 42+38??? 75+6???? 13+21 ⒉揭示课题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加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花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新课 ⒈ 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课题图。 提问:要求跳绳的人有多少人,应如何列式? (2)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道算式。 提问:要求跳绳的有多少人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是相同的?又有什么是不同的? 说明:这两个算式算出的都是跳绳的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在圆圈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 38+12? 12+38?? 420+30?? 30+420?? 123+235? 235+123 (4)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以上几组算式.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能用字母或其他的一种方式表示出这一发现吗? 指出:这个规律可以用加字母或符号来表示。 (5)指出:我们学过的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来验算加法,就是应用了加法交换律。 ⒉ 教学加法结合律: ⑴ 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提问: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人? ⑵ 请同学们比较这两个算式。 说明: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比较:这两个算式求出的都是一共有多少人。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 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出示:计算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结果,填上合的符号。 (30+10)+50 30+(10+50)???? (27+23)+47?? 27+(23+47)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 三、想想做做 ?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评讲。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练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