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乘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14:3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通过乘法结合律公式的推导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初步体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做口算题。
2×5   50×2   25×4  8×125   40×25
通过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
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出:5和2是一对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十;25和4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百;125和8是好朋友,它们相乘等于一千。
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玩魔方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魔方。你们谁知道这个魔方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板书: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观察:
3.指名汇报:
从上面看每一层有3×5个,有4层,共有(3×5)×4个
从前面看每一层有5×4个,有3层,共有3×(5×4)个
从侧面看每一层有3×5个,有4层,共有(3×4)×5个
4.讨论、比较。
提问:
(1)这三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
板书:(3×5)×4=3×(5×4)=(3×4)×5
(2)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议论后得出:三个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
(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
师概括并启发提问:
这三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
5.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如:
3×6×5= 3×(6×5)
7×4×20=7×(20×4)
25×8×4=25×(8×4)
启发提问:
(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
(2)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不一样的)
(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
(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
(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
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
6.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
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板书课题:乘法结合律
7.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
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板书:(a×b)×c=a×(b×c)
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
8.看教科书,讨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9.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计算43×25×4????? 25×43×4
先让同学独立计算,然后讨论,明确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0.练一练
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六第2题。
2、 用简便方法计算。
42×125×8     25×17×4   (25×125)×(8×4)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观察与思考,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了乘法结合律,你们感到高兴吗?以后我们还要根据乘法结合律对许多题目进行了简算。你们想继续学习吗?以后我们就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