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七律 长征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5 七律 长征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6 15:39:2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5 七律 长征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体会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承、发扬长征精神。
2、学生品读诗句,激发阅读兴趣;
3、学习诗的语言艺术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感悟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夸张手法的运用,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首先,教师播放红色歌曲《长征》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课。
1.让我们一起重温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师范读。
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诗人用短短56个字概括了艰苦的长征路程,《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请你各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用动词加地名的方式概括。)??
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复习七言律诗的形式及绝句。
生字词
2.自由默读全诗,思考:统领全诗的是哪一联。
3.同学交流:
二、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请学生板画。五岭的逶迤
乌蒙的磅礴
2.五岭的逶迤——诗人一直追溯到长征开始,那逶迤的五岭仿佛又在眼前。你们看(粉笔示意图)?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五省,山势起伏、蜿蜒,长达数千里。现在你能说吗?
3.乌蒙的磅礴——红军大队人马翻过五岭又来到乌蒙山下,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
4.这里用'逶迤''磅礴'写出红军要翻过这样的高山峻岭会怎么样(难)?
5.但是我们红军战士不怕,跟随着红旗翻过了五岭,又越过了乌蒙,征服了一座座大山,在红军的眼里这山是大还是小,从哪里可能看出来?
6.指导朗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读时要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
三、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教师讲述历史
2.学到这里你们有没有想到'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意思?两方面意思
3.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
4.指导读。
5.“暖”,写出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又进一步突出了“难”。
6.朗读。金沙水拍云崖暖(轻快——红军的欢快心情),大渡河横铁索寒(低沉——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沉痛缅怀之情。加重语气)?
四、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更喜”喜什么?为什么“尽开颜”?
2.困难接踵而来,但红军战士依然以平常心来对待,你体会到了什么精神?
3.正是因为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红军战士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这正是——(生读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4.最后两行应读出欢欣鼓舞的语气,因为红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翻过了终年积雪的岷山,“更喜”二字既是红军现时心情的写照,也是红军对革命征途的展望。
5.同学们也带着这种豪迈回到《长征》这首诗中读一读吧!
(生齐读)
6.最后请一位同学再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1、这首革命史诗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全面再现了红军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
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六、作业设计
1.同学们课下搜集毛主席关于长征的其他文章下节课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积极乐观??????????????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