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巩固练习):21【提高】钠及其化合物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学资料,复习补习资料(巩固练习):21【提高】钠及其化合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8 15:4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钠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1、钠的性质;
2、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9 山东德州期中考)钠块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最终产物是( )。
A. Na2O B. NaOH C. Na2CO3 D. Na2O2
2.(2019 宁夏平罗中学期末考)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固体
B.都是强氧化剂
C.都是碱性氧化物
D.都能和水反应生成强碱溶液
3.分别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只有气体放出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A.饱和NaCl溶液 B.稀NaHSO4溶液 C.MgSO4溶液 D.CuSO4溶液
4.将4.6 g金属钠投入到95.6 g水中,得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4.6% B.7.6% C.8% D.10%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B.Na2O能继续被氧化成Na2O2
C.Na2O与CO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2CO3,Na2O2与C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2
D.Na2O2只有还原性
6.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
A.最后溶液变蓝色
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
C.溶液仍为紫色
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
7.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现加热5.00 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8.(2019 湖北宜昌一中期末考)由Na2O2、Na2CO3、NaHCO3、NaCl固体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
B. 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
C. 混合物一定不含有Na2O2和NaCl
D.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2CO3、NaHCO3
9.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⑤没有铂丝时,也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代替
A.仅有③不正确 B.仅有④不正确 C.仅有⑤不正确 D.全对
10.某密闭容器中有100 g氧气和足量的过氧化钠,向其中充入5 g CO和H2的混合气体后,用电火花点燃,反应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为( )。
A.大于100 g B.小于100 g C.等于100 g D.无法确定
11.1 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12.(2019 海南省海口市二模)有一位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煤油和水的试管中(煤油和水均足够多),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钠浮在试管中的液面上
B.钠沉入试管底部
C.钠燃烧起来
D.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
二、填空题
1.某实验小组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在点燃H2之前必须先进行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小组在点燃用上述装置制得的H2时,实验却失败了。他们分析后认为失败的原因是Na与H2O的反应速率太快,Na的用量太少。于是他们准备增加钠的用量,可老师说太危险,你认为产生危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查得钠、苯、水的密度分别为0.97 g·mL-1、0.88 g·mL-1、1.00 g·mL-1,并据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在改进后的实验中H2的生成速率减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CO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里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
你的选择是________,试用离子方程式及简要的文字表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
3.由A、B两种常见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A、B焰色反应均呈黄色,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他物质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D________。
(2)B加热产生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B加稀硫酸产生D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A、B加热后,若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E,则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最大值为________(填数字)。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放入另一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普通玻璃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近年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请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
(1)从点燃酒精灯开始,试管及烧杯A、B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
(2)整个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结合化学方程式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C
【解析】钠放置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而变暗,反应方程式为:4Na+O2═2Na2O,生成的氧化钠与水反应又生成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为:Na2O+H2O=2NaOH,生成的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又被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D
【解析】A项,氧化钠是白色的,但是过氧化钠是黄色的固体,故A错误;B项,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C项,因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氧气,则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项,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均能形成强碱溶液,故D正确。故选D。
3.B
【解析】钠与四种溶液的反应都有H2放出,但A项因消耗了溶剂而析出NaCl晶体,C项会生成Mg(OH)2沉淀,D项会生成Cu(OH)2沉淀。
4.C
【解析】由
/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B
【解析】A中,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a2O2和H2O反应还产生O2,故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中,2Na2O2+2CO2==2Na2CO3+O2不是置换反应。D中,Na2O2中O化合价为―1,既可升高又可降低,故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6.B
【解析】Na2O2与H2O反应生成的NaOH使石蕊变蓝,后因Na2O2的强氧化性使石蕊褪色。
7.C
【解析】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则:
/
,解得 x=0.84 g。
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00 g―0.84 g=4.16 g。
8.A
【解析】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该气体可以是氧气或者是二氧化碳中的至少一种,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说明气体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物质中一定含有过氧化钠,还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故一定含有碳酸氢钠,Na2CO3、NaCl不能确定。
A.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故A正确;
B.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含有Na2CO3、NaCl,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可能含有Na2CO3、NaCl,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Na2O2、NaHCO3,可能含有Na2CO3,故D错误。
9.D
【解析】焰色反应由于是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检验元素存在的实验,所以实验时所用火焰和所用金属丝在灼烧时都不应该有很明显的颜色,否则将无法观察到被检验元素的真实焰色反应情况。观察钾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目的是为了滤去钠的黄光。
10.C
【解析】根据反应2CO+O2/2CO2,2CO2+2Na2O2==2Na2CO3+O2可得CO+Na2O2==Na2CO3;由2H2+O2/2H2O,2H2O+2Na2O2==4NaOH+O2↑可得H2+Na2O2==2NaOH,所以可知固体质量的增加量就等于CO和氢气的总质量。
11.A
【解析】涉及的反应有:
2NaHCO3/Na2CO3+CO2↑+H2O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CO2+2NaOH==Na2CO3+H2O
基于CO2与NaOH的反应,本题在计算时可处理成先让CO2与Na2O2全部反应,若剩余Na2O2,则再与H2O反应。2 mol NaHCO3受热分解产生1 mol CO2,已足以把Na2O2反应掉,故残留固体只有Na2CO3。
12.D
【解析】煤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又因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介于两者之间,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后被气体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又下沉,如此反复,直至钠反应完成,反应没有氧气,钠不能燃烧,所以钠处于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上下浮动。故选D。
二、填空题
1.(1)2Na+2H2O==2NaOH+H2↑ (2)验纯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若听到轻微的“爆鸣”声,则表明H2纯净 (3)较多的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试管内H2与O2的混合气体点燃而爆炸 (4)钠比水轻,比苯重,落在苯水交界处。钠与H2O反应产生的H2附着在钠的表面使钠浮起,脱离水面,反应停止;当钠表面的H2逸出后,钠又落回水中,与水反应,如此反复,就可以减慢Na与H2O的反应速率
2.C CO32-+H+==HCO3-;HCO3-+H+==H2O+CO2↑,CO32-先转化为HCO3-,HCO3-浓度逐渐增大;当继续滴加盐酸时,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使HCO3-浓度又减小

【解析】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生的反应分两步进行:CO32-+H+==HCO3-,HCO3-+H+==H2O+CO2↑。CO32-先转化为HCO3-,HCO3-浓度逐渐增大,然后HCO3-与H+反应生成H2O与CO2,HCO3-浓度又逐渐减小。
3.(1)Na2O2 NaHCO3 CO2 (2)2NaHCO3/Na2CO3+CO2↑+H2O HCO3-+H+==H2O+CO2↑
(3)1∶2 2Na2O2+4NaHCO3/4Na2CO3+O2↑+2H2O
【解析】本题由已知A、B两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推出A、B是钠的化合物,钠的化合物加热产生气体,则该化合物为NaHCO3,气体为CO2,但A、B混合物加热产生气体C,B加稀H2SO4产生气体D,说明B可能为NaHCO3,A可能为Na2O2,气体D是CO2,CO2与Na2O2反应产生气体C是O2。同样A、B混合物加稀H2SO4,既产生气体C(O2),又产生气体D(CO2),则说明A是Na2O2,B为NaHCO3,A与B加热只得到一种固体化合物E,E只能为Na2CO3,2Na2O2+4NaHCO3/4Na2CO3+O2↑+2H2O,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1)开始两烧杯中均有气泡冒出,加热一段时间后,大试管中无明显变化,小试管内壁上有水珠出现;烧杯A中无明显变化,烧杯B中出现白色浑浊 (2)先把导气管从烧杯中取出,再移去酒精灯 (3)NaHCO3的热稳定性不如Na2CO3,2NaHCO3/Na2CO3+CO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