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8 07:5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C.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2.《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一机械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的出现使人类从依靠人力、畜力等原始动力中解脱了出来,实现了机器大生产。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的是(  )
A.飞梭 B.珍妮机 C.蒸汽机 D.火车
3.1825年,他亲自驾驶一列由自己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年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这里的他是(  )
A.凯伊 B.哈格里夫斯 C.瓦特 D.斯蒂芬森
4.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机器发明是(  )
A.珍妮机 B.内燃机 C.蒸汽机 D.蒸汽机车
5.工业革命开始的前提条件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凯伊发明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
C.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D.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6.英国的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发生在(  )
A.交通运输业 B.制呢业 C.棉纺织业 D.采矿冶金业
7.马克思、恩格斯及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不包括(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8.1800年,伦敦有近100万余人,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伦敦人口达到236万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工业革命的开始
C.工厂制度的出现 D.工业革命的完成
9.爱丽丝1850年跟随父母亲告别乡村,来到了人地生疏的伦敦。在伦敦她不可能体会到的是(  )
A.看到火车呼啸而过,很多地方都有铁路
B.城市有很多的工厂,有许多高高的烟囱
C.能读到《共产党宣言》这样的书籍
D.在报纸上读到巴黎公社起义的消息
10.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宜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11.“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政治经济学 B.空想社会主义
C.马克思主义哲学 D.科学社会主义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朝的这些远航,……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意在说明(  )
A.文艺复兴的原因和条件
B.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D.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
13.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文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第一国际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人权宣言》的颁布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全球通史》记载:“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
C.富尔敦制成的汽船 D.凯伊发明飞梭
15.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句解说词:“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中“这把钥匙”指(  )
A.蒸汽机车 B.珍妮机 C.飞梭 D.改良蒸汽机
16.“这本书是向资本者脑袋发射的最厉害的炮弹,在理论方面给资产阶级一个使它永远翻不了身的打击,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对于工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本书”是(  )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共产党宣言》
17.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两位志同道合的思想家从此开始了毕生合作。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作过程中,马克思起了主要作用:恩格斯协助马克思工作中,自谦地说;“我只是第二小提琴手”。这里的“科学社会主义”又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
A.科学社会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18.有人说:珍妮机的发明,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列关于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B.珍妮机首先在纺织领域使用
C.珍妮机是一种人力织布机
D.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19.恩格斯说:“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止的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这里“纲领”是(  )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人权宣言》
2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包括(  )
A.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二.材料题
2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它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从工场手工业生产向以工厂制为基础的大机器工业生产的重大飞跃。它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摆脱长期以来的传统农业社会,代之以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最早的国家,也是工业革命及其后果表现最典型的国家。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工业革命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A、B、C图所示机器的发明者分别是谁?其中B图机器与C图机器之间有什么联系?


材料三: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他领导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 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和“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分别指什么?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了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至1835年,英国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材料二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代的到来?据材料一,归纳推动这一时代到来的原因。


(2) 据材料二和所学,归纳当时交通运输领域变革的表现。


(3) 据材料一、二,概括交通领域变革的共同作用。



23.材料一:在19世纪研究资本主义的思想家中,有两个特殊的人,他们不像其它思想家那样研究如何改善资本主义的弊端,而是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使人类进入一个更高更理想的社会。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是整个世界。
材料三: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材料四: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不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生动展现出来。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两个特殊的人”是谁?哪国人?


(2) 材料二出自哪部著作?它的发表标志着什么理论的诞生?


(3) 根据材料三,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什么政权?结果如何?


(4) 结合材料四谈一谈这一理论在当代的作用?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良蒸汽机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英国的工业面貌。此后,凡是有煤炭的地方,就能新建工厂,工厂还可以建在人口密集的地带,以便招募工人和销售产品。1841年,英国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的占20%,从事工业的占43%.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伦敦的人口达到230万,进入19世纪后,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蒸汽机成为火车、轮船上的动力机器,促成了英国交通运输业的繁荣。
材料二: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审请。
至 1800年,已建成 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三:英国的煤产量从1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1) 据材料一回答:蒸汽机的应用促成了英国工业的哪些新变化?(回答两种即可。)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与材料三内容之间的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2小题)
1-5. ACDCA 6-10. CDDDA 11-15. DBDAD 16-20. DCCAA
二.材料题
21.
(1)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化、技术化和城市化的近代化工业社会取代传统农业社会。
(2)A哈格里夫斯;B是瓦特;C史蒂芬孙;B图改良蒸汽机为C图火车提供动力。
(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主义者同盟;巴黎公社。
22.
(1)铁路时代;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斯蒂芬森发明火车;政府的推动;生产和市场的需求。
(2)汽车、飞机的发明。
(3)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3.
(1)马克思;恩格斯;德国。
(2)《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理论。
(3)巴黎公社;失败。
(4)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4.
(1)为工厂选址带来了便利;促进了人口向城镇的集中;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比重在上升;促进了英国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政府的推动;蒸汽机等技术的革新;工业革命的需要。
(3)英国交通的发展带动煤炭、冶金等行业的发展,煤炭、冶金等行业发展又推动了英国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为英国市场的扩大提供条件,英国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交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