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面授课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脉络
2.通过抓住四个时间段学习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法
3.感受开国大典时人们的激情与自豪,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开国大典盛况,感受这一伟大时刻,增进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整体与局部结合的场面描写手法
教学资源与实验器材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结束‘长假’,这个假期的源由便是1949年的10月1日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观看视频)
请思考:如果让你介绍开国大典,哪些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二、初读课文
(一)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记叙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二)文章从哪些场景具体描写“开国盛况”?
1.典礼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
2.典礼中:宣布成立,奏国歌;升国旗,响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
3.典礼后:群众游行
(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大解放,人民当家作主。
三、研读课文
(一)问题探讨
1.文章写群众入场前还写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典礼的背景、环境。
2.天安门广场的情况是怎样的?试着画出开国大典会场示意图
3.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为后文写开国大典的过程做铺垫。
(二)赏析句子
1.第四段“老远”“清早”“直奔”“五更天”“摸着黑”写出了什么?
感受到参加典礼的人们急切、激动与兴奋之情。
2.第5段“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3.分析第7段“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这”指的是毛主席的宣告,用反复的修辞,突出这一宣布震动了全中国,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重、严肃、雄壮、伟大的,具有重大的意义。
4.分析第8段“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鲜红的国旗”
表明人们对国旗无比尊重,也表达他们的激动、自豪
5.分析第9段“起初是全场肃静……全场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比喻,把掌声比作雷鸣,一动一静
6.分析第13段“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
夸张,写人们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表达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说明人们的心情。
7.分析第15段“两股‘红流’分头向……,光明充满……”
比喻,指游行队伍,写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壮观。“光明”象征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摆脱黑暗统治,获得光明。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典礼前:广场布置、群众入场??→???空前盛况
典礼中:宣布成立,奏国歌
升国旗,响礼炮??????→??热烈庄严
读公告,阅兵式
典礼后:群众游行????????????→??光明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画出开国盛况草图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缺少学生的展示机会
2.课堂节奏把握
3.给予学生规范答题格式,使回答在预期中
(共9张PPT)
开国大典
· · ·
1.文章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谁+干什么+怎么样
2.文章的结构特点?
线索?详略安排?首尾?
3.文章的中心思想?
找出相关的句子(人物描写+情感)
思考:用一段通顺的话来介绍开国大典?
擎着 诞生 瞻仰 肃静 飘拂 检阅
电钮 协商 外宾 聂荣臻 国民党
排山倒海 迎风招展 五颜六色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大典过程:
意义:
这就是“开国大典”
思考:用一段通顺的话来介绍开国大典?
阅读第2-3段,试着画出开国大典会场示意图
北
西 东
南
1.文章主要内容?
(时间、地点)谁+干什么+怎么样
2.文章的结构特点?
线索?详略安排?首尾?
3.文章的中心思想?
找出相关的句子(人物描写+情感)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描写“同学们在语文课上的表现”,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