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赏析场面描写,学习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来描写场面的方法。
3、品味语言,感受人们的自豪和激动,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赏析场面描写,学习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来描写场面的方法。
2、品味语言,感受人们的自豪和激动,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难点
赏析场面描写,学习通过勾画整体和刻画局部来描写场面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析题:开国大典(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解释你所认识的“开国大典”一词,学生谈谈自己对题目中“大”这个字的理解。
二、生字词积累。
三、快速阅读课文,根据先后过程梳理开国大典的流程。
典礼前:时间、地点、人员、会场布置
典礼中:演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放礼炮、宣读公告
典礼后:阅兵式、群众游行
四、从以上这些内容中找出可以体现“大”这个字所包涵的内容的句子或词语,仔细体会这些词句体现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比如:人数众多、气氛空前紧张激动、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作者自己内心深处的自豪与激动等。
五、播放“开国大典”的现场录相片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课时
一、选学第一个典礼场景,学习场面写法,感受群众心情。
明确场面描写的要素: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
典礼前:
1)会场布置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红宫灯”、“红旗”,抓住“红”意象。
2)详细描写群众的活动,能体现什么?
“早上六点钟”“老远的”
“一……就……”“步行四五十里”
激动、兴奋的心情。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通过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典礼的盛大隆重。
学法小结:景——人——情
二、学生根据所学及问题,挑选自己喜欢的场面进行赏析。
1、学生尝试分析典礼中场面
学生分析时引导关注:1)典礼过程中,毛主席做了什么?群众有哪些表现?作用是什么?
“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起初是全场肃静……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了一阵热烈的欢呼。观众台上同时响起了一阵掌声。”
小结:描写群众的活动时反复出现掌声、欢呼,渲染了典礼的盛大隆重,写出了典礼意义重大,体现出群众对主席的拥护,对新中国诞生感到兴奋和自豪。
学生分析时引导关注:2)找一找有深刻含义的句子(虚写),作者想表达什么?比如: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了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一刻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一宣告传遍了中华大地,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五星红旗是新中国的国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来指中国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终于翻身站起 来,当家作主了。
3、学生尝试用所学阅读方式自读典礼后:
阅兵式
学生分析时引导关注:
1)找出句式“接着……”,梳理部队顺序,感受文章的条理。
2)圈画描写生动的句子,了解局部勾画。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通过比喻生动的写出了战士们的威武,表达了作者对军队的赞美和自豪之情。
3)群众的活动与感受: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小结:群众把嗓子喊哑、手掌拍麻与还不能够表达尽内心的情感构成反差,突出了群众激动、自豪、喜悦的心情,渲染了阅兵式雄壮激昂的氛围。
群众游行
学生分析时引导关注:
1)景物出现了什么变化?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反复出现“红”的意象。
2)群众的活动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情感?
“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对共产党、主席、国家的拥护和热爱。
3)“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有什么含义?
不仅指游行群众手里的火把和灯带来光明,更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给中国人民带了的希望。
小结:关注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场面描写的顺序及内容。
三、小结场面描写的方法:
面:总的轮廓,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活动。
点:突出主要人物,营造特定氛围。
写作时点面结合,层次清晰,有条有理。
四、总结全文:
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录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描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五、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文后字词。
2、随文小练笔《开学升旗仪式》
(注意场面描写的要素,最好有含义深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