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6 16:0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难点: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教学过程:
1、同学们,今年的10月1日是中国成立多少周年?70周年。那么,中国在70年前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2、观看录像,旅顺大屠杀,回顾中国屈辱历史。请学生谈观看后的感受,在谈一谈中国人民所受的苦难。
师:旧中国是人间一座地狱,人民群众受尽了痛苦、灾难和屈辱。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语
学生自由朗读
全文——师生共同分析全文,首先分析第一部分,会场情景——小组活动,由小记者采访工人,农民,教师等——分析第二部分,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振奋人心的歌声。播放《义勇军进行曲》。毛主席的讲话——正如歌曲中所说的,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终于我们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迎来了伟大的历史时刻——出示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指名读、边讲边齐读
让我们亲眼来见证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在场的30万人和全中国人民的心欢呼起来!谁来读第7节
出示句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指名读。
你认为哪些词最能体现人民此刻的心情。理解欢呼和欢跃。大家兴奋得又蹦又跳,多激动啊!谁再来读。想一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还传到了哪些地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品读三次掌声句子
经受了痛苦、屈辱、灾难的人民群众,今天终于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了,他们无比激动、无比兴奋。人们通过欢呼鼓掌来传递这份心情,读读5——10节,找找描写人民群众掌声的句子,画下来,动情地诵读。
出示句子: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会场上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有感情地诵读。
这一次次的掌声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理解瞻仰升起的国旗句子
当人们热爱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时,人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观看?
从哪些词中体会到?
瞻仰是什么意思?
表示看的词还有很多,谁说?
课文用了一个瞻仰,你知道为什么?
五星红旗是神圣的,它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中国人民,所以说,学生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注意站字,难道中国人曾经是坐着吗?来,回顾曾经的屈辱,把心中的话写出来。
出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配乐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交流。
人民群众的这份激动、兴奋的心情在描写典礼前的部分也有所体现。
1、学生自学。
2、汇报,交流。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昂首站起来的日子,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日子吧。
板书:开国大典 会场 大典
课后选做:
1、摘录、朗诵最令你激动的句子。
2、写一写你读后的感受。
3、写一段话:1949年10月1日,
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4、挑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画面,
把它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