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共案)
主备:六年级语文教研组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第 课时
27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有关鲁迅的其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有关鲁迅的其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2.助读资料: (1)走近作者:臧克家(1905—2004),汉族,山东诸城人,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被誉为“农民诗人”。 主要作品: 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等。 (2)课文背景:1949年,臧克家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身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鲁迅文章中提到过的“枣树” “老虎尾巴”,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的思念和崇敬,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和有关鲁迅的其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 3.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难点)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5.理解词语。 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 8.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四、品读释疑1.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 歌颂 批判 3.讨论交流:两种人有怎样不同的表现? (1)对人民的态度①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作威作福 横行霸道②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引出鲁迅的诗《自嘲》中的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 。 (2)对荣誉的追求①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活着为自己 死后想留名②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为人民而战斗 为革命愿献身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引出鲁迅散文诗集《野草》 (3)生活的目的①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侵害别人的利益②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捍卫别人的利益 4.讨论交流:两种人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两种人的不同下场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5.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本文不仅写鲁迅,而且写了像鲁迅一样的人。 6.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鲁迅是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人。 7.你愿意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学做鲁迅那样的人,以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今天刻苦努力,发奋图强,明天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老师赠语五、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 2.课文主旨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中不只是单纯地写对鲁迅的怀念,还通过和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并且热情歌颂了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那些人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3.课堂小结 《有的人》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道理,诗中提炼了两个高度概括的形象,颂扬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4.主题延伸 根据本单元内容主题,组织一次 “走近鲁迅”的综合实践交流活动。 建议:课后可以搜集鲁迅先生的感人事迹、可以搜集阅读鲁迅的文章、鲁迅的名言、可以查找人们对鲁迅的评论等,整理好与同学交流、分享。 鲁迅的名言 (1)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 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2)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鲁迅 (3)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鲁迅 (4)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 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鲁迅六、课堂拓展推荐阅读:《某人》《自嘲》板书设计: 复备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