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教学课件
历史 八年级下册 RJ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
义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改造 公有制 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农业:2、手工业:
3、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为什么要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合作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2、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是什么?其主要形式是什么?3、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大改造存在什么缺点?三
大
改
造农 业手 工 业资本主
义工
商 业合 作 社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1956年底社会主义公有制1950年土地改革---农民土地私有制一开始农民很高兴后来却觉得很费力 已知3亿人,要分7亿亩土地和 297万头耕畜,求人均可分得耕地多少亩?多少人可分得一头耕畜?7÷3≈2.3(亩)297 0000 ÷3 0000 0000 ≈ 0.001(头/人)答:人均可分得耕地2.3亩,约1000人可分得一头耕畜。1 ÷ 0.001 = 1000 (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必要性:建国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土地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影响了生产的发展,不能满足国家对工业化地需要。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合作生产。毛泽东主席“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传达到广东省中山县 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这是某村在大会上选出的模范生产小组 这是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积极报名入社(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农业农业合作化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部门方式完成时间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经过:
(1)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2)在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特点: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即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 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赎买政策。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黑龙江哈尔滨市各界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联欢大会 一九五六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上海一家绸布商店庆祝公私合营。三大改造的结果、意义及局限性(1)结果及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农业手工业公私合营生产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赎买政策农民手工业者资本家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任务的完成,我国的生产关系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都变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基本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的优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上被消灭了,农民的小生产私有制也基本上被改造了,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