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随堂强化练习卷:3.2 摩擦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随堂强化练习卷:3.2 摩擦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7 14: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摩擦力
【类型一】关于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2.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
3.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铝薄皮做的,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
C.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
4.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6.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接触面间的正压力越大,则摩擦力一定越大
【类型二】静摩擦力的有无与方向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2.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3.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f1、F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f1、F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Ff1向后,Ff2向后
B.Ff1向前,Ff2向前
C.Ff1向前,Ff2向后
D.Ff1向后,Ff2向前
4.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P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P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Q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Q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5.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 f1和f2都是静摩擦力
B. f1和f2都是滑动摩擦力
C. 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D. f1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6.如图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
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下
【类型三】滑动摩擦力的有无与方向
1.一个斜面体上搁置一根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直杆,杆与斜面接触面粗糙。斜面体水平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现杆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关于斜面对杆的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C.斜面体对杆的作用竖直向上
D.斜面体对杆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2.如下图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3.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10m/s2) (   )
/
A. 地面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N
B. 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N
D. 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4.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
/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5.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6.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体,F是作用在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  )
/
A.μ1=0 μ2=0
B.μ1=0 μ2≠0
C.μ1≠0 μ2=0
D.μ1≠0 μ2≠0
【类型四】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1.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15 N 30 N 40 N
B. 15 N 30 N 80 N
C. 0 0 40 N
D. 40 N 40 N 40 N
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
/
A. 6 N
B. 8 N
C. 10 N
D. 14 N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μ2mg     B.μ1(M+m)g
C.μ1mg D.μ1mg+μ2Mg
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已知F1=10 N,F2=2 N,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去掉F1,则A一定向左运动;若去掉F2,则A一定向右运动
B.若去掉F1,A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右
C.若去掉F2,A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
D.由于不知道动摩擦因数及A的质量的具体数值,所以以上说法都不对
5.重为100 N,长为L=2 m的均匀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棒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继续做匀速运动,求:
(1)木棒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ax;
(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 m露出桌面时,如图乙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
/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
/
(1)当F=25 N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参考答案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
【答案】CD
【解析】静摩擦力存在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存在于相对运动的两物体之间,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静止物体也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故AB均错误.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前提,滑动摩擦力大小一定与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摩擦力的方向只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任意角度,D正确.
2.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N成反比,FN越大,μ越小
C.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与正压力FN成反比
D.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情况及材料决定
【答案】D
【解析】动摩擦因数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由两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材料决定,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与正压力及摩擦力无关;所以选项A、B、C错误,D正确
3.如图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两面针”牙膏,该牙膏的外壳是由铝薄皮做的,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B.牙膏被挤出来是因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
C.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
【答案】C
【解析】该牙膏皮被挤压后发生的形变,因没有恢复原状,则为非弹性形变,故A错误。牙膏受到牙膏皮的作用力,发生形变,从而将牙膏挤出来,故B错误。同样压力作用下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情况有关,牙膏盖上的条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C正确。挤牙膏时手对牙膏皮的作用力与牙膏皮对手的作用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总相等,故D错误。
【类型一】关于摩擦力
4.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只是要求接触与发生形变,而摩擦力的产生还需满足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不光滑,故有摩擦力产生的接触面间必有弹力,而有弹力产生的接触面间不一定产生摩擦力,A错误B正确。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C错误。
5.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
D.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答案】C
【解析】当两个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才有可能产生静摩擦力,A错误.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有可能是运动的,比如人走路时,受到的就是静摩擦力,B错误.在物体间压力一定时,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最大静摩擦力,C正确。静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故可能是阻力也可能是动力,D错误.
6.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D.接触面间的正压力越大,则摩擦力一定越大
【答案】B
【解析】当物体在粗糙地面上滑动时,地面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选项A错误;人走路时,脚受到的是静摩擦力,选项B正确;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不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刚放到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选项C错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无关,选项D错误。
【类型二】静摩擦力的有无与方向
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B.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
C.M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方向
D.N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
【答案】A
【解析】M处支持力方向与支持面(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A正确;N处支持力与支持面(原木接触面)垂直,即垂直MN向上, B错误;摩擦力与接触面平行,故C、D错误.
2.质量为m的杆AB,处于静止状态,A端用细绳竖直悬挂,B端放在地板上,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杆B端所受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B.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向左
C.B端受到的静摩擦力沿细杆AB斜向下
D.B端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答案】D
【解析】假设B端和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杆AB受到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绳子拉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能够保持静止状态,则B端和地面无相对运动趋势,即不受摩擦力
3.在中学秋季田径运动会上,高一2班李好同学奋力拼搏,勇夺男子100 m冠军,下图为该同学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用Ff1、Ff2分别表示该同学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f1、F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Ff1向后,Ff2向后
B.Ff1向前,Ff2向前
C.Ff1向前,Ff2向后
D.Ff1向后,Ff2向前
【答案】C
【解析】当该同学奔跑途中,后脚用力向后蹬,人才向前运动,正是由于地面给后脚有个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运动员能向前运动.而当前脚向前跨时,正是由于地面给前脚有个向后的静摩擦力,否则运动员会向前滑动.所以前脚受到地面的向后静摩擦力.
4.如图所示,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示,B轮上带有负载,P、Q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Q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P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P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Q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Q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答案】C
【解析】P点位置在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轮子带着传送带运动,故传送带相对轮子有向上运动的趋势,但没有相对滑动,故P点受到的是静摩擦力;P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A、B错误;Q点位置在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轮子是在传送带的带动下运动的,没有打滑,故受到的也是静摩擦力,因皮带向上的运动,故Q相对于皮带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故Q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C正确,D错误.
5.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那么( )
A. f1和f2都是静摩擦力
B. f1和f2都是滑动摩擦力
C. f1方向竖直向下,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D. f1方向竖直向上,f2方向竖直向上,且f1=f2
【答案】D
【解析】匀速攀上时手与杆间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匀速上攀过程中摩擦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匀速下滑时手与杆间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与重力也是等值反向,故只有D正确。
6.如图所示,A叠放在B上,B放在斜面上,AB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B相对A与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相同
B.B相对A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C.A相对B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上
D.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方向沿斜面向下
【答案】BD
【解析】对A分析,假设A、B间光滑,则A相对B向下运动,故A相对B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下,由相对运动知,B相对A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上,假设B与斜面间光滑,则B相对斜面向下滑动,故B相对斜面的运动趋势沿斜面向下,所以B、D正确
【类型三】滑动摩擦力的有无与方向
1.一个斜面体上搁置一根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直杆,杆与斜面接触面粗糙。斜面体水平向右运动过程中,发现杆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关于斜面对杆的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B.斜面对杆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上
C.斜面体对杆的作用竖直向上
D.斜面体对杆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答案】A
【解析】杆匀加速上升,斜面体水平向右运动,杆相对于斜面体向上滑动,杆受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沿斜面向下,A正确,B不正确;杆受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杆受斜面体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C、D均不正确
2.如下图所示,A为粗糙长木板,在水平面以速度v1向右运动,物块B在木板A的上面以速度v2向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
B.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若是v1D.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ABD
【解析】若A、B速度不相等,两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满足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具有滑动摩擦力,若速度相等,则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不存在摩擦力
3.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10m/s2) (   )
/
A. 地面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N
B. 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N
D. 木块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木块向右滑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方向水平向左,大小f=μFN=μmg=1N.故A正确,BD错误。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平衡,则N=mg=10N.故C错误。
4.水平的皮带传输装置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保持不变,物体被轻轻地放在A端皮带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C后滑动停止,随后就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目的地B端,在传输过程中,该物体受摩擦力情况是(  )
/
A.在AC段受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B.在AC段受水平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在CB段不受静摩擦力
D.在CB段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答案】BC
【解析】在AC段滑块向右加速运动,加速度向右,故合力向右;滑块受重力、支持力和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提供加速度,所以滑动摩擦力向右,故A错误,B正确;在CB段滑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滑块受到重力和支持力,若有摩擦力,合力不为零,故C正确,D错误.
5.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 )

A.M静止在传送带上 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M下滑的速度不变
【答案】 CD
【解析】传送带启动后物块相对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不变,与传送带之间的压力不变,故物块M所受摩擦力大小、方向均不变,即物块受力情况不变,故物块的运动情况也不变,CD正确。
6.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体,F是作用在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和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可能是(  )
/
A.μ1=0 μ2=0
B.μ1=0 μ2≠0
C.μ1≠0 μ2=0
D.μ1≠0 μ2≠0
【答案】BD
【解析】A做匀速运动,有水平方向的二力平衡可知,A不受摩擦力,否则水平方向上A的合力不为零,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对于AB,由水平方向的二力平衡可知,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则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一定不为零,BD.均正确
【类型四】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1.水平桌面上一重为200 N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 N、30 N、80 N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 15 N 30 N 40 N
B. 15 N 30 N 80 N
C. 0 0 40 N
D. 40 N 40 N 40 N
【答案】A
【解析】物体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mg=40 N,因F1=15 N<Fm,物体受静摩擦力Ff1=F1=15 N;当F2=30 N<Fm,物体受静摩擦力Ff2=F2=30 N;当F3=80 N>Fm,物体受滑动摩擦力Ff3=μmg=40 N,故A项正确。
2.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通过定滑轮悬挂一个重为10 N的物体B,且已知物体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4 N.要使A静止,需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1,则力F1的取值可以为(  )
/
A. 6 N
B. 8 N
C. 10 N
D. 14 N
【答案】ABCD
【解析】当F1=6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4 N,即达到最大值且方向向左,故选项A正确.
当F1=8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2 N<4 N,物体仍能静止,且Ff的方向向左,故选项B正确.
当F1=10 N时,静摩擦力为Ff=F2-F1=0,故选项C正确.当F1=14 N时,静摩擦力为Ff=F1-F2=4 N,达到最大值,但是方向向右,此时,物体仍能静止,故选项D正确。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滑行,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μ2mg     B.μ1(M+m)g
C.μ1mg D.μ1mg+μ2Mg
【答案】A
【解析】木块m相对M向右滑动,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1=μ2N=μ2mg;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木块对长木块有向右的滑动摩擦力,故长木板有向右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对其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f2=f1,因而有f2=μ2mg.长木板受地面的静摩擦力,故不能用f=μ1(M+m)g求摩擦力,故只有A正确.
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在两个水平力F1与F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已知F1=10 N,F2=2 N,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去掉F1,则A一定向左运动;若去掉F2,则A一定向右运动
B.若去掉F1,A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2 N,方向水平向右
C.若去掉F2,A一定仍保持静止,且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方向水平向左
D.由于不知道动摩擦因数及A的质量的具体数值,所以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对A有:f=F1-F2=8 N,方向水平向左,知最大静摩擦力为大于等于8 N.若去掉F1,此时F2与静摩擦力平衡,仍然静止.根据二力平衡,所受静摩擦力f=F2=2 N,方向与F2相反,向右,故A错误,B正确.若去掉F2,物体受到F1=10 N与摩擦力作用,最大静摩擦力大于8 N,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大于10 N,则A仍然静止,如果最大静摩擦力小于10 N,则物体A所受合外力不为零,物体运动,故C、D错误.
5.重为100 N,长为L=2 m的均匀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至少要用35 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棒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 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继续做匀速运动,求:
(1)木棒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ax;
(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 m露出桌面时,如图乙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
/
【答案】(1)35 N (2)0.3 (3)30 N
【解析】(1)木棒从原地开始运动必须克服最大静摩擦力,所以Fmax=F1=35 N.
(2)推力F2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木棒做匀速运动,所以F2=μmg,μ==0.3.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 m露出桌面时,水平推力等于此时的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F=μFN=μmg不变,所以F=30 N.
6.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问:
/
(1)当F=25 N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答案】(1)6 N (2)6 N (3)2.5 N (4)1.5 N
【解析】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1)、(2)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F1=F2=G=6 N,与压力大小无关.
/
(3)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F3=μFN
FN=F
所以F3=μF=0.25×10 N=2.5 N.
(4)当F=6 N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也为滑动摩擦力,
所以F4=μF=0.25×6 N=1.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