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6 21:2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做的乐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按照书上的要求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3.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
过程与方法:1.在制定小组制作计划的过程中愿意提出自己的想法。2.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分析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什么关系。并能用自制的小乐器演奏儿童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
教学难点:知道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
三、教学策略
从一年级就开始的“能……的玩具”系列到五年级就结束了。但是,与这个系列“含有科学原理”一脉相承的课程仍然存在。本课所设计的“乐器”就不能仅仅创作出外形,还需要比较“谁制作的乐器更美观.更实用,谁的乐器能发出更美妙的声音?”这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不言而喻。所以在“搜集:各种乐器的图文资料”的同时,必须“了解:乐器发声原理”,接下来就可以按自己的理解进行设计制作了。其实,在“了解”之后,设计是关键,而制作并不一定“高难度”。这从“学生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但是,作为美术课,“美观”千万不能忽视!
采用“感知──体验──探索──实践”的教学策略。即:首先引导学生听一听不同类型乐器的声音特征,看一看乐器的外形特征,再鼓励学生尝试探究各类乐器的发声原理,最后展开想象,合理设计乐器,体会设计与物品功能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体验
一、创设意境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出示各种演奏方式的乐器图,导入《我们做乐器》的课题
我们中国有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供人们娱乐的乐器已经发展了挺多了,除了皇帝宫廷有、民间也有,到现在,已经有了吹奏的──弹奏的──击打的——等很多种了。古今中外的人们制作了各种乐器来丰富我们的生活。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一做乐器一课。板书《我们做乐器》
教师播放一段影音让学生欣赏。
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
通过欣赏了解乐器种类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
?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生活及艺术中的美,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观察发现
三、名作欣赏,分析作品
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乐器的结构。
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乐器的外形,观察认识乐器的外形结构特征。
(交流己知道的有关乐器的知识,认识各种乐器)
除了刚刚看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呢?它有些什么外形特点?是什么?
交流己知道的有关乐器的知识,认识各种乐器。
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分析器乐。
探究形成
四、发展阶段:讲解技法重点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六、交流与评价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欣赏几种其他材料制作的乐器。
?
我们同学你都带来了各种材料,一起看看别人用什么新颖材料做乐器的?
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材料设计自己的乐器。
?
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或请其他学生评论。
?
尝试表现
七、学生创作前指导学生练习的步骤:
1.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学生展示乐器
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②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小结。
运用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创作方法的运用的认识。
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及时表扬技法好的同学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展示与评价
八、作业展示
1.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材料设计自己的乐器。
2.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或请其他学生评论。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我们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纸盒卡纸等材料制作乐器。)
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多鼓励,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和评价能力。
拓展知识
九、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乐器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运用,譬如做成邮票中的设计图案,做成衣服图案等等,或者乐器小装饰品,看来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用人类的艺术智慧装点我们美好的家园。
拓宽学生视野,希望学生能多运用这种方法来美化生活,提升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