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节奏的美感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5课节奏的美感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06 21:4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为学生呈现了关于节奏的图片,有生活中的节奏、建筑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秩序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从音乐中的节奏联想到美术作品中的节奏非常关键。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能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需要提供大量生活中、美术作品中有节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结合音乐共同感受节奏,也可以设计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表现。
《绿韵》是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作品。这幅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表现出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画面中颜色深浅、高矮不同的树使人们觉得画面起伏、生动,构成了画面中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盘的花边采用二方连续纹样进行设计,由于它具有重复、条理及有节奏的形式美,具有很强的韵律感,所以常用于器皿的花边设计上。
二、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听音乐中的节奏—联想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欣赏图片—创作绘画或剪纸作业一展示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再出示大量的生活照片让学生寻找节奏,将美术作品中的节奏自然而然地带到学生身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作业表现方面,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中的节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饰上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为学生的创作打开思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体验、感受音乐节奏带来的美感。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节奏来源于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
切的联系。
3.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节奏,体验节奏与美术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节奏的美感,分析探究节奏的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节奏的美感,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
五、教学过程
【教案一】
(一)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铁栅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2.学生用简单的线条概括出图片中的铁栅栏。
(二)发展阶段
?1.试着找一找它们的规律。
?2.学生讨论,通过刚才用线条进行描绘,你发现了什么?
3.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图案?
?教师总结:美术作品中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秩序重复出现,可以产生节奏感。它是构成美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4.引导学生分别从建筑、植物、风景中去寻找节奏。
?5.给学生播放非洲的鼓点音乐,让学生感受鼓点的节奏,然后思考:音乐作品中的节奏与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6.欣赏图片:
?生活中关于美术的节奏,如工艺品中的节奏——青花瓷盘(瓷器)。
?绘画作品中的节奏,如《绿韵》(日本画)。
?民族服饰上的节奏,如贵州黔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上的花纹。
?7.教师演示:提示学生可以运用重复或二方连续纹样表现节奏。
(三)学生作业
用绘画或剪纸的方法表现节奏感。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展示学生作业,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师生共同点评。
(五)收拾与整理阶段
安排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尤其是剪纸的学生,注意环境卫生。
【教案二】
(一)引导阶段
?为学生播放音乐《圣诞歌》,让学生跟着一起唱。
?教师提问:谁能用手拍出这首歌的节奏?
?学生思考:什么是节奏?
(二)发展阶段
?1.教师解释节奏的概念。
?节奏原本是音乐术语,指音响的轻重缓急和节拍的强弱长短交替出现而形成的规律。
?2.节奏与美术的关系。
?出示建筑物、风景图片,让学生找一找图片中的节奏。
?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的窗户、柱子等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