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耕地资源十分充裕 B. 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C.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较合理 D. 土地后备资源较充足
2.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 夏秋少,冬春多 B. 夏秋少,冬春也少
C. 夏秋多,冬春也多 D. 夏秋多,冬春少
3.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垃圾的是( )
A. B. C. D.
4.水、土是立国之本,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状况是( )
A.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 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少 D. 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
5.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居世界前列
B. 时间分布上看,我国的水资源与降水的季节变化一样
C. 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特点
D. 水污染比较严重
6.读下图,该图反映的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是( )
A. 乱占耕地 B. 草场退化 C. 乱砍滥伐 D. 土地污染
7.“地大物博”中的“物博”是指我国自然资源( )
A. 数量大 B. 种类多 C. 人均占有量大 D. 种类多,数量大
8.下列土地资源中,属于非农业用地的是( )
A. 草地 B. 建筑用地 C. 林地 D. 耕地
9.下列关于中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丰富
B. 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贫乏
C.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 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丰富
10.下列对我国水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缺乏
B. 我国南方城市不存在水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
C. 兴建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矛盾
D. 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11.下列加速土地沙漠化进程的人为原因有( )
A. 滥垦林草,过度放牧,滥挖发菜、甘草
B. 草原发展种植业,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C.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涵养水源
D. 沙尘暴肆虐,水土流失严重,退田还湖
12.以下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A. 乱砍滥伐,水土流失 B. 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 乱砍滥伐,引起土地荒漠化 D. 气候恶化,沙尘暴加剧
13.我国每年都在东海实行一段时间的禁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渔民的假期 B. 减少水污染
C. 便于海洋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D. 保护渔业资源
14.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的是( )
A. 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B. 海洋水产资源和矿产资源
C. 土地资源和动物资源 D. 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
15.读我国大陆地区土地资源构成示意图,图中①②农业生产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 耕地 B. 林地 C. 草地 D. 沙漠
16.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其主要原因是( )
A. 不重视修建水库蓄水
B. 流域面积小,河流稀少
C. 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但水资源不足
D. 水资源浪费严重,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
17.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中,正确合理的是 ( )
A. 在荒地坡地植树造林
B. 为了提高草场的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 为增加经济收入,占用农田大搞经济开发区
D. 围湖造田
18.如下图漫画的主要含义是( )
A.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无限使用
B. 水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需限制使用
C. 可再生资源若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非可再生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若恰当使用也可成为可再生资源
二、综合题
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2)我国耕地、林地、草地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地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B.受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影响
C.各地的人口密度不同 D.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
(3)我国主要种植区分布在(季风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毫米以上。其中,旱地农业和水田农业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河流)一线相同,这种差异主要是受此线南北的(气候/地形)条件影响。
(4)右图中①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寒潮 C.地震 D.台风
20.读下表,分析回答。
(1)我国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是?
(2)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1.读漫画,完成下列各题。
(1)漫画A、B反映了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B。
(2)漫画C、D反映了当前我国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C;D。
(3)日前,各种环保节能方式已成为地球人文明生活的新趋势,请写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节水措施(两条即可)、。
(4)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有效办法是。
参考答案
1.B 2.D 3.A 4.D 5.A 6.C 7.D 8.B 9.C 10.B 11.A 12.C 13.D 14.D 15.A 16.C 17.A 18.C
19.(1)
(2)B
(3)季风区,400,淮河,气候
(4)D
20.(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2)一方面人口增长快;另一方面可开垦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多,工业、交通和城镇建设占用了一部分耕地,加上利用不合理,乱占耕地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21.(1)乱占耕地;过度放牧;(2)浪费严重、污染严重;(3)生活中可以一水多用;农业用水中可以漫灌改为滴灌;(4)修水库、跨流域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