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亲爱的同学,请你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1. 本科目实行闭卷笔试,考生必须独立答卷。
2. 试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答题前,请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写到试卷相应位置。答题时,请将试题的答案全部写在答案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案卷。
3.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70分
愿你放松心情,放心思维,充分发挥,争取交一份圆满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东半球,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B 领土最北端在漠河,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C 我国领土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D 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
2..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近50度,这就造成了( )
3. 5.12汶川地震后,全国各地的运送救灾物资车队络绎不绝地赶往灾区,一位小朋友记下了车牌号为豫H·09958、粤B·90826、晋F·23586、鄂M·07813的四辆运送救灾物资车队。这四辆车分别来自( )
A.河南省、广东省、山西省、湖北省 B.湖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省、湖南省
C.河北省、福建省、江西省、山西省 D.湖南省、陕西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4.关于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近年来,城镇人口所占比例增长较快,将来还将继续增长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103.htm" \l "aaa#aaa )
B.我国城镇人口过多,农村人口不能再向城镇迁移
C.城镇人口大大多于农村人口
D.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应在短期内将全部农村人口变成城镇人口
5.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形的影响 ②纬度位置的影响 ③冬季风的影响 ④海陆位置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今年暑假,小明在北京游玩奥运村时遇到两位小朋友,他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了自己家乡的一种地理现象,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判断6-8题
6.亮亮说,冬天他经常去海边游泳,他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个城市( )
A.海口 B.乌鲁木齐 C.济南 D.成都
7.北京的嘉嘉高兴地说:“我们就要喝到长江水了。”她说的“长江水”来自下列的哪项工程( )
A.引黄济青 B.南水北调 C.引滦入津 D.西气东输
8.小明告诉他们,每年四月中旬举行的泼水节是他们的传统节日。小明来自( )
A.广西壮族 B.云南傣族 C.台湾高山族 D.新疆维吾尔族
9.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盆地与平原界线,还是两省分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巫山 D.大兴安岭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401.htm" \l "aaa#aaa )
10.下列有关我国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B、内蒙古高原牧草如茵,冰川广布。
C、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 。
D、黄土高原黄土深厚,地形丰富多彩,黄土质地疏松。
11.与半湿润地区对应的天然植被是(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202.htm" \l "aaa#aaa ) D.荒漠草原、荒漠
1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行山以西是华北平原 B.横断山以东是云贵高原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201.htm" \l "aaa#aaa )
C.天山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D.大兴安岭以西是东北平原
13.下表是四个城市气温与降水资料,这四个城市依次是( )
城市代号 一月 七月 年均温 C 年降水量mm
气温 C 降水mm 气温 C 降水mm
A —4.3 2.7 25.9 175.7 11.8 577.9
B 3.7 39.4 27.8 127.9 15.8 1109.8
C —13.5 7.5 24.7 20.4 6.9 236.4
D 13.3 43.4 28.5 227.6 21.9 1684.3
A.呼和浩特、武汉、拉萨、南昌 B.哈尔滨、昆明、西宁、北京
C.银川、海口、长春、武汉 D.北京、上海、乌鲁木齐、广州
14.我国下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最长,影响强度最大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202.htm" \l "aaa#aaa )
15.修建水库的目的在于 ( )
A.调节径流量的时间变化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303.htm" \l "aaa#aaa )B.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C.节约水资源D.发展淡水养殖
16.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B.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C.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D.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17.长江、黄河的共同特征错误的是( )
A.都流经青海和四川 B.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C.都流经中国的一、二、三阶梯 D.冬季都有结冰期
18.右图的山脉是秦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脉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分布大致一致
B.山脉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分布大致一致
C.山脉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
D.山脉以南是湿润地区,以北是半湿润地区
19.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
A、青海 B、四川 C、山西 D、甘肃
20.我国最大的盐场是 ( )
A.长芦盐场 B.莺歌海盐场 C.布袋盐场 D.淮北盐场 ( file: / / / G:\\files\\zonghelianxi\\a0304.htm" \l "aaa#aaa )
二.综合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21、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共6分)
(1).图中是内海的是 。(填序号)
(2).邻国④ 。
(3).A是我国 的分界线,B经过的山脉走向是 。
(4).图中是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填字母)
(5).D线西北地区的河流汛期多出现在 季。
22.读“黄河、长江流域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左图中分界点C ;右图中分界点C为 。
(2)左图中支流②、④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分别为 。
(3)长江流经地形区E中有“天府之国”之称是 ,本地作物熟制是 。
(4)黄河D点下游地形区耕地类型为 ,粮食作物主要是 。
(5)支流⑤、⑥分别是 。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右图为影响我国的___________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季风分别来自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洋。
(2)左图中,甲区域气候有显著的 性特征;乙区域 气候显著。
(3)左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通过字母A、B、C、D所代表的一组山脉。其中与400毫米降水量线和二三阶梯分界线重合的山脉是_________。
(4)左图中山脉E右侧温度带是 ;A山右侧地形区有肥沃的 土。
2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学习各地理区域的特征用综合法,即从整体方面来认清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整个区域所共有的特征。学习各地要素之间的差异用比较法,即通过对比各地理区域在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不同,总结出各区域之间的显著差异以及形成原因。
材料二 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略图
(1)A地区与C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2)四大地理区域中,煤、铁、石油海盐都丰富的是 。(填字母)
(3)如果让你在A、D两个区域中,选择种植四种作物(水稻、苹果、哈密瓜、青稞)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农作物?A区选种____________;D区选种____________。
(4) 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分布”的原则,A区域在农业上适宜发展 业。
(5)B区域资源丰富,其中属于洁净、无污染的能源资源有 。(任填两种)
(6)C区域发展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答案卷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综合题
21、
(1). (填序号) (2).邻国④ 。
(3). , 。
(4). (5). 季
22、
(1)左图C ;右图C 。 (2)
(3) , 。
(4) , 。(5)支流⑤、⑥分别是 。
23、
(1)___________ (冬、夏), 。___________洋和___________洋。
(2) 性特征; 气候。 (3)_________。
(4) ; 土。
24、
(1) 毫米(2) (填字母)(3)A区选种____________;D区选种____________。
(4) 业。(5) (任填两种)(6)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A B A B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D D A D D B D A
二、综合题
21、
(1). ① (填序号) (2).邻国④ 蒙古 。
(3). 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 , 东北——西南 。
(4). C (5). 夏 季
22、
(1)左图C 湖口 ;右图C 河口 。 (2) 重庆、武汉
(3) 成都平原 , 一年两熟到三熟 。
(4) 旱地 , 小麦 。(5)支流⑤、⑥分别是 湘江、赣江 。
23、
(1)____夏____ (冬、夏), 夏季普遍高温 。__太平____洋和__印度__洋。
(2) 大陆 性特征; 季风 气候。 (3)___A______。
(4) 暖温带 ; 黑 土。
24、
(1) 400 毫米(2) C (填字母)(3)A区选种__哈密瓜____;D区选种
_水稻________。
(4) 畜牧 业。(5) 太阳能、水能 (任填两种)(6) 水资源短缺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④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八年级地理试题 第6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