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6.1 聚落与环境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6.1 聚落与环境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09 15: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6.1
聚落与环境




1、了解聚落及聚落的两种类型。
2、认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的差异,比较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不同景观,初步学会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通过欣赏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的聚落景观,激发审美的情趣,陶冶情操。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所从事的生
产活动有什么不同?




乡村
牧区
山村
乡村聚落图片赏析
渔村
城市聚落图片赏析
讨论:
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差异?
房屋
道路修筑情况
商店的多少
学校的多少
医院的多少
有无农田
有无果园
有去鱼塘
其他差异
密集度
高度
乡村
稀疏

稀疏






人口稀疏
城市
密集

密集






人口稠密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区别




房屋建筑特点
道路修筑特点
从事的生产活动
改造自然程度
医院、商店、学校的多少
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分布密集
简易、经济的平房,分布稀疏
宽阔、平坦、密集
崎岖、稀疏
工业、服务业等行业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区别
汾河谷地的城市分布图
读图,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汾河沿岸聚落相对集中。
(2)汾河谷地西侧的吕梁山区,城市和乡村比较少的原因是山区海拔高,交通不便,河流少,自然条件差。
水源充足(井、泉、湖滨、河畔)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地形平坦
气候适宜
1、自然环境包括哪些方面?
2、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沿河谷分布的聚落多呈条带状
一些聚落环山傍海成为团块状
一些城市被水体分割成几部分
探讨
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房屋建筑材料、结构、形态有什么不同?主要与当地的哪些因素有关?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
还可避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竹楼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热带沙漠气
候,昼夜温
差大,降水
稀少。
西亚的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沙漠地区
雨雪较多,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
北欧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蒙古族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历史上为游牧民族,放牧牛羊要有草场,什么地方有草就在什么地方安家,所以住宅经常迁徙。这种住宅多用毡包,以木杆作为支撑,用毡围护起来,开一个门,多为圆形,搭建和搬动起来很方便。
蒙古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福建土楼
多分布在福建西部,多为客家人居住。这是一种很奇特的建筑,里面住着好几十户人家,建筑是圆形的,很巨大,一般高达四层,底层比较潮,不住人,多用做仓库之类。二层以上住人,大房子中间是院子,每层的内圈都有走廊相通,整个建筑有好几座楼梯上下连通。
北极地区
冰块砌房,体很厚,拱型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气候严寒,冰天雪地,人烟稀少。
北极冰屋的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屋图片
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房屋特点
环境特点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还可避免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冰块砌房,墙体很厚,拱型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
气候严寒,冰天雪地,人烟稀少。
雨雪较多,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图号
房屋特点
环境特点
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上层住人,风大凉爽,还可避免潮湿。下层放东西或饲养牲畜。
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尖顶高耸,屋顶坡度很大。
雨雪较多,易于雨水流泻,防止积雪压塌屋顶。
冰块砌房,墙体很厚,拱型圆顶,深入地下,背风面开小门,防风保暖。
气候严寒,冰天雪地,人烟稀少。
厚墙、小窗,厚墙可以尽量减少白天通过墙壁传导进入的太阳热量,小窗可以减少白天从沙漠地区吹来的热风。
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分析房屋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对房屋的影响
1、房屋的顶坡度大小与当地降水量多少相关:
2、墙体厚薄与当地的气温相关:
3、建筑材料的选择:
降水量大,屋顶坡度大,便于流泻;降水量小,屋顶坡度小,节省材料,还便于晒晾东西。
冷的地方墙体厚,热的地方墙体薄。
主要是就地取材。
黄土高原的窑洞
北方四合院
新疆土坯房
广东的骑楼
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