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6 22:1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测试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
A.铜 B.汞 C.铝 D.钨
2.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金属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高压输电系统中大量用作导线
B.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C.通过相互刻划的方法可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D.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3. “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 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4.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5.我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合金。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含碳量要高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6.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点和n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点和n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7.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得到一种外形似金子的锌铜合金(俗称黄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2O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 B.黄铜熔点比铜与锌的熔点都低
C.该变化过程中有化合反应 D.通过观察颜色可鉴别金子与黄铜
8.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甲、乙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乙
B.甲、乙两种金属中,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甲
C.相同质量的甲、乙,甲产生的氢气比乙多
D.甲、乙两种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9.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
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10.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Fe>Zn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Mg<Fe<Zn
C. 三种金属消耗稀H2SO4的质量:Mg>Fe>Zn
D. 三种金属与稀H2SO4反应后溶液的质量:Mg<Fe<Zn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11.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关系密切。
⑴钢铁容易与空气中的 等物质接触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实验室可以用稀硫酸将铁锈除去,其反应方程式是 。
⑵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盛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的滤液,滤液呈无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12.金属及其金属制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⑴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⑵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人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乙不反应;如果把乙和丙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乙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⑶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可发生反应:Cu+2AgNO3=Cu(NO3)2+2Ag,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13.成功着陆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探测器使用了多种材料。
(1)探测器上的五星红旗含有一种叫聚酸亚胺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该材料属于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探测器使用的铝合金硬度比纯铝的硬度 (填“大”或“小”)。
⑶探测器广泛使用了Al、Fe、Cu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①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
②将打磨过的铝片放入FeSO4溶液中,铝片表面有明显变化。
③将打磨过的铁片片放入CuSO4溶液中,铁片表面变红
实验①中无现象是因为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填化学式)薄膜;
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③中铁片足量,充分反应后溶液变为 色。
14.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⑴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性(填“导热”或“导电”)。
⑵下图为洁净铁钉的有关实验。

①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中铁钉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③中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某炼铁厂要冶炼1000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Fe2O380%赤铁矿石的质量是____t(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⑷某金属粉末可能由镁、锌、铁、铝、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样品2.4g,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得到无色溶液,固体无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样品中一定含有镁 B.样品中一定不含有银,可能含有铁
C.所得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12g D.加入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15.废旧电路板中主要含有塑料、铜和锡(Sn)等,为实现对其中锡的绿色回收,某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Sn+SnCl2=2SnCl4
⑴SnCl4中锡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
⑵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锡的____(填“强”或“弱”),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
⑶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下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 。
⑵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⑷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甲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 ____ 猜想一正确
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丙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______ _____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⑵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⑶金属与_________是否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1小题,共8分)
18.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⑴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⑵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
(填“属于”或“不属于”)富铁矿石。
⑶计算试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D 5.A 6.C 7.B 8.C 9.D 10.A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⑴氧气和水蒸气 ⑵ Fe2O3+3FeSO4=Fe2(SO4)3+3H2O; ⑶①Cu和Ag②Mg2+和Zn2+
12.⑴Al;⑵甲>乙>丙;⑶置换反应.
13.⑴合成;(2)大;⑶①Al2O3 ;②2Al+3H2SO4=Al2(SO4)3+3Fe;③浅绿色。
14.⑴导热 ⑵①Fe+CuSO4=FeSO4+Cu ②水蒸气 ③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⑶1732.1 ⑷C
15.⑴+4 ⑵弱 Cu ⑶2SnCl2Sn+SnCl4 分解反应 ⑷避免焚烧塑料产生污染,更加环保
三、实验探究题
16.⑴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 ⑵Zn+2HCl=ZnC12+H2↑
⑶A、B ⑷铁钉未打磨有铁锈;或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7. 猜想二:Fe>R>Cu
【收集证据】甲:R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乙:快 丙:不能燃烧 3Fe+2O2Fe3O4
【归纳总结】⑶金属化合物溶液(不带溶液不得分)
四、计算题
18.⑴16g。
⑵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2g/20g)×100%=56%>50%,故属于富铁矿石。
⑶解:设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60 219
16g X
X=21.9g 则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1.9g/150g)×100%=14.6%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