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民间采风去[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到民间采风去[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13 16: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一 、家乡素描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说说你的家乡地理环境、历史文化、
风土人情等) 二、美丽的学校
用方言说说我们美丽的学校
要求:其余同学说说他们的语言各有什么特色?
“我们新桥中学,百年风雨,世经沧伤,桃李芬芳,美景如画。你看,幢幢高楼频起,座座桥梁展现,晴川、文昌、扶雅、毓秀四桥合抱,假山高树耸立,映入池中更是如诗如画,你看,“扶雅荷池”中,枝叶舒展,满池碧绿,荷花怒放,白色花瓣镶着金边,荷香渺渺,尤其雨后,叶面水珠晶莹,叶下游鱼成群,煞是好看。环境幽静令人神往,真所谓“碧水成川,桃李成林??????”
三、土家族风情知多少?
1.请问:我们国家由多少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呢?
具体说说有哪些少数民族?
2.你了解土家族吗?说说
3.有请土家族代表给我们介绍土家族的风土人情1. 土家族的舞蹈-----摆手舞
2. 土家族的婚嫁-----哭嫁
3. 土家族的住食-----烟熏肉
吊脚楼
土家族的穿着土家族的舞蹈-----摆手舞土家族男子还将以丰收后的稻草秸从头至胸、至下身层层包扎,成为只露双眼的“稻草人”。他们手握短棍、腰系盛水葫芦,围绕篝火蹦跳前进,摆手舞动作自劳动操作演化而来摆手舞中有很多同边手的动作土家族的婚嫁-----哭嫁 土家族的新娘在结婚前半个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余。土家人还把能否唱哭嫁歌,作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新娘对家中每位亲人要唱一首, 来一位亲朋又唱一首;遇上陌生人来要唱,每做一件事也要唱。哭嫁歌有“哭父母” 、“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辞爹离娘“、”哭辞祖宗“、”哭上轿“等等。思考:他们是在用哭来表达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向往啊!哥哥将其背出门时,她便用又手捶着哥哥的背: ??? 哥哥呀,哥哥呀,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把我背互岩坎上倒了吧,你把我背到深潭里倒了吧, ? 让我变只鸟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边头去吧;千古绝唱“哭嫁歌”
1.哭爷(音“伢”)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我的娘唉, 衔泥何时得回头? …… 2.娘哭女:
铜锣花轿催女走,好多话儿没说够;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土家女哭嫁俗流传久远。清代土家诗人彭潭秋记载 3.“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土家族吊脚楼土家族的烟熏肉考考你:知道土家族的掉渣饼吗?
答:武大郎烧饼。四、节日探源
我们的传统节日很多,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旦、冬至等。
今天我们来探寻它们的源头,你来说说行吗?比一比看哪一组了解最多?
(1)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2)有关传统节日的对联?(3)有关传统节日的灯谜? 火把节的起源与 发展走向。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种种民俗事象的考察中发见到这个节日“祭火”的信仰观念与文化内核。火把节的起源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泼水节 热闹的泼水节 思考:
现在有不少人,一方面在衣食住行方面追求“洋气”、“时尚”,另方面到云南,西藏、贵州等边远地区旅游考察,表示对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极大的兴趣。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猜一猜
1.一身正气日月鉴,两袖来风镜高悬(传统节日)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传统节日)重阳 园里俏声笑,笑声渐消,人隐星桥(传统节日)元宵 为人要一日三省(传统节日)春节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传统节日)重阳节——清明节2.一缕月光洒窗前(传统节日)——元宵节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端午节 水调歌头 端午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4. 学生了解感悟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增强社会责任感 到民间采风去考考你:知道土家族的掉渣饼吗?
答:武大郎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