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自制泡菜和酸奶,让学生体验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锻炼 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生活经验。在信息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体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劳动精神。
教学重点: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疾病。
教学难点:微生物与疾病;微生物与医药。
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什么是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分成哪几种?(略)
以前我们所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微生物有关呢?(引起传染病的传染源是微生物)
2.引入新课:
我们周围也有很多的微生物,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
酵母菌可用来发酵,我们家经常用来蒸馒头。我们的食物放几天可能就腐烂了。酒放久了会变酸。
是的,微生物一直存在我们周围,而且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微生物与食品。
微生物与食品
我们生活中,很多食品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微生物,哪位同学来举例?(我们家有做蘑菇,它是真菌,还有木耳、山上的野蘑菇都是真菌,可直接食用)(酵母菌可用来做馒头。使它们松软)(我们酿红酒也要用酵母)
制作泡菜和酸牛奶主要是哪种微生物起作用?说出这种微生物的来源? (制作泡菜时主要是乳酸菌起作用,主要来源于用过的泡菜坛、料液中)
制作酸牛奶时,为什么要将接种后的牛奶置于30—35摄氏度的环境中?(有利于乳酸菌的快速繁殖)
任何生物都有一定适于生存的温度。太低、太高都不行。平常还有利用温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繁殖吗?
(夏天太热,温度适合微生物的繁殖,把食物放在冰箱,可以减慢繁殖速度,维持食物新鲜,食物就不容易发霉,变馊)(在学习合理膳食后,我们知道隔顿饭菜和熟食必须加热才能食用。就是用高温杀死细菌)
某些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使食物腐败或腐烂。这些食物又会影响身体健康。如霉花生、过期食物。所以很多要长期贮存的食物都要放防腐剂或放冰箱里。有些细菌能使食物腐败,有没有细菌能使人生病呢?
引入:微生物与疾病
病毒使人生病,比如,沙眼依原体,流感病毒,麻疹病毒。
毒蘑菇
我们学过传染病有什么特征?(传染性、流行性)
俗话说“病从口入”。为了防止疾病,尤其传染性疾病,我们除了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还要做什么呢?
病毒使是我们生病,那有没有病毒对我们有利呢?(利用昆虫病毒消灭对我们有害的昆虫)
微生物使人生病,也可使害虫生病,我们可利用来消灭害虫,同时可以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对人类的遗传病进行治疗。微生物可害人也可救人,那么大家知道微生物与医药方面有什么联系吗?
引入:微生物与医药
(青霉素 ) 它有什么作用?(杀菌,消炎)
利用常见的微生物引导学生学习微生物和医药的关系及微生物的应用前景。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
1.微生物与食品的关系
2.有些微生物可直接食用,或间接用于加工食品,但有些使食物腐败。
3.微生物可引发疾病。
板书设计:
第二节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微生物与人类
食品来自微生物
泡菜的制作
微生物与疾病
艾滋病-艾滋病毒 菌痢-痢疾杆菌
致癌物-黄曲霉素等 中毒食物-有毒蘑菇等
微生物医药及其应用前景
青霉素 头孢霉素---真菌
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放线菌
随堂练习: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在食品和发酵工业上被广泛应用,如烤制面包。
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
艾滋病毒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淋巴细胞而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第一个发现抗生素的科学家是英国的弗莱明。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事物的能力。通过对微生物学习,能对各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