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上化学 4.3质量守恒定律 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粤版九上化学 4.3质量守恒定律 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7 15:2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课型
专题复习课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用此定律解决一些常见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设计
备课
使用时间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及定律的综合应用
教 法
问题引入---梳理认知---提升运用
学法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运用
教具
多媒体
过 程 设 计
三步
六 环 节
互动
设计
修正建议


(一)引入新课,出示目标:
引言:通过现代流行语“去哪了?”投影“广告”引入新课
(二)问题导学,学生自主学习:
A.独立尝试完成1 2题。(忘记或不确定的用红笔做记号,再查资料—补记)
1. 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⑴两个一定改变:
①宏观: 一定改变;②微观: 一定改变。
⑵六个一定不变:宏观:
①元素 不变;②元素 不变;
③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不变。
微观: ④原子 不变;⑤原子 不变;⑥原子 不变。
一个可能变: 可能 改变。
(可总结为:两变、六不变,一可能变)
引发学生去思考回忆知识点。
认知学习目标
独立尝试完成1 2题
圈点题号----查资料解决。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组内合作,互检 互助


(三)检查自学,合作验证:(小组长负责 组内检查 更改)
师生合作梳理知识结构,
(投影)
“对比理解”记忆法展示
B.合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交流思路解答)
3、推断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①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②已知反应:2A+3B2=2C,若用A、B来表示C的化学式,则可表示为 。
4、推断相关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将12.25g的氯酸钾和2.5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测得生成氯化钾为7.45g,则同时生成氧气质量为 。
(四)引导更正,指导运用:
中考考点分析(投影)
典例回放 (投影)
小结:解题方法技巧(化学式、元素组成、计算、)
结合投影帮助学生巩固并形成知识框架。突出定律的内容理解和守恒原因
学法指导
合作探讨研究
讨论、交流 、领悟
学生展讲
分享成功感
认知中考题型归纳
学生演练
展讲
教师提醒注意事项
释疑解惑




(五)堂清检测,巩固新知:
堂清测试:(A类 )
1. 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说法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
A.氢气可用作高能燃料
B.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氨、磷、钾元素的肥料
C.以石油为原料可蒸馏出汽油等产品
D.“气功”能使铜变成金
2.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则电解食盐水不能得到的产物是 ( )
A、NaOH B、Cl2
C、HNO3 D、H2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如下:
则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含镁、氢元素
B.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确定
4、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
2 NH4ClO4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 ( )
A.NH3 B.H2 C.H2O D.HCl
能力提高:B类
7、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六)设置疑问,知识延伸:
质量守恒定律适合一切化学反应,那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体现质量守恒定律?课下预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日清作业: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加入到盛有5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6.6g。
(提示: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H2O)
计算:
(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独立完成测试题
交组长批阅
改正
再次内化
提升能力
学生谈
体会
谈收获
谈反思
明确
日清
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