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学科)《巧用身边的材料》
课题:第九课 巧用身边的材料 课型: 设计与应用 课时:一
学习目标 知道不同材料的功能和用途,让学生到达对不同材料的基本认知归纳能力。
能够掌握基本的制作废旧材料的过程和方法,做出简单实用又富有美感的模型。
对废旧垃圾的污染有所感悟,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 感受不同材质的质感,掌握废旧材料造型的常用方法。
学习难点 体验制作过程中的方法和用途,制作出既环保又实用的作品。
一、视频导入
1、复习往常的手势用语(温故知新)
旧:开始、停止 新:起立、坐
2、播放《环保少年》
1)在视频中找出不同材料
2)归类
材料归纳:将视频或生活看到的分类归纳。
纸
塑料
玻璃
金属
报纸、纸箱、卫生纸、废本等
塑料袋、饮料瓶、吸管等
奶瓶、罐头瓶等
铁丝、罐头瓶、废旧电池等
板书: 9、巧用身边的材料
二、自主讨论
1、每个小组课前准备了自己做的手工作品并展示
小组疑惑:这四位朋友的用途、制作过程、材料是什么? 请填写表格
学生自主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书写结果
教师指导方法构成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述。讲解专业术语。
1
2
3
4
用途
台灯
抽纸
盆景
背心
材料
纸杯
塑料瓶、筷子
玻璃瓶、纸绳、
铁丝、快递包装袋
工具
订书机、透明胶
剪刀、小刀
双面胶、剪刀
剪刀
制作过程
上部由6个纸杯用订书机环绕而成,下部由2个纸杯底部相连而成。
用剪刀切割油瓶的瓶身留下三分二的上半部分,瓶口切割处靠上的两边戳两个对称的小孔,由筷子插入,中间注意卫生的穿插。
把双面胶贴到瓶口下方和瓶身底端,再用纸绳缠绕而成。
用剪刀把包装袋剪出背心的形状,再用一根铁丝弯曲成一个衣架与背心拼搭
方法
组合
切割
缠绕
拼搭
过程和方法重点讲解
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可以用作艺术创作。这些材料软硬不同、轻重不同、粗细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从而产生特殊的材质美感。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材料做出不同的质感。
实践演练
题目:帮卧室、书桌、校园、教室添置新物。
创新发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能够用已知方法运用到现实运用中
2、介绍各种的材料出处和性能。
出厂号:JO103
学名:塑料泡沫
出处:物理实验室
原用于装载物理天平的外壳。
优点防震防损伤质地坚固柔软。
出厂名:22002
学名:纸浆压缩物
出处:物理实验室
原用于存放音叉的包装纸箱
优点易存储拼接,可塑性强。
出厂名:不详
学名:编织绳、塑料袋
出处:马路上
原用于捆绑货物装载物品等
优点方便耐用
3、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挑选材料,(之前回答问题优秀的组队优先)
四、展示点评
1、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解所做物品的用途和制作方式。
2、小结: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这些材料其实都是我们平常所丢弃的生活垃圾,当它们得到合理再运用的时候就会变废为宝。
五、达标检测
作业: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造型
六、板书设计
9、巧用身边的材料
材料:纸杯、塑料瓶、绳子、筷子、玻璃瓶、塑料袋
方法:组合、切割、拼搭、缠绕
小组制作说明:1、 构思
2、 选图
3、 说明
4、 完成
七、自我反思:
在本次课程中,活泼生动激发学生兴趣。但是要做到很好的组织课堂纪律。达到“活而不乱”的课堂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
对手工制作课,把握整体环节和具体环节的时间就需要备课老师的应激和临场发挥能力。
本课教学环节较多,不利于学生具体实践操作。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