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学制版历史第一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五四学制版历史第一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07 16:5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秦兵马俑与汉阳陵陶俑表情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1.知识: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史实.
2.能力:论从史出,培养阅读古文材料能力,学会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分析材料。
3.情感:学习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节俭的简朴作风。 听故事,讲历史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136年前221前209前207前202前179前156前140(公元)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秦亡,楚汉争霸刘邦建汉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刘汉,男,沛县人,武帝初年去世,享年85岁。主人公 我叫刘汉,沛县人,现年83岁了,历经磨难,如今的我儿孙满堂,生活很幸福。下面,我来给大家讲讲我这一生。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的那年,我出生了。 不久,父亲被派去修长城,哥哥被派去修皇陵,家中只有母亲和我相依为命,靠种田为生。我们每年要把收成的2/3上交,除去种子,口粮所剩无几。 我13岁那年,母亲由于长期劳累病倒了,而里长不仅要加征赋税,还想让我去服役。我走了,母亲怎么办? 在我们走投无路之时,听说我们泗水亭的亭长刘邦带领乡亲们起义了。于是我跟着他们一起加入了反抗暴秦的洪流之中。 说起我们亭长,那可真有本事,不但推翻了暴秦,还在与项羽的争斗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并最终在 年,建立了汉朝,定都在 ,亭长后来被称为 。那年,我19岁,由一名秦人摇身一变成为汉人。公元前202长安汉高祖 新王朝建立了,本以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却不料皇帝把对付暴秦和项羽的那一套无赖手段用到了我们身上,丝毫不念及我们的战功,将我们赶到乡下去种地,真是卸磨杀驴啊。 我一直想不通,他为何不念旧情,要将我们这些与他出生入死的人赶回家种地?提示:可以从汉初形势来考虑。你能为我解释这个问题吗?建立者:
建立时间:
定都:朝代建立三要素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2年长安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同样颜色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史料研读1.根据材料,说说汉初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2.当时的社会为什么会处于这样的境况?秦的暴政长期战乱造成的3.汉初的统治者首要的问题是什么?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今天下已定,然而连我出巡想找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都找不到更严重的问题是民失作业,人相食,长此以往,国家要灭亡了!唉……烦!烦!烦!真想找人打一架!诸位有何建议?皇上难道忘了秦亡的教训吗?臣认为天下既定,就应该与民休息,无为而治陆贾那难道什么都不做吗?臣认为战争让人民流离失所,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所以粮食不够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田,从事农业这种本分生活,方能解决问题。这主意不错!皇上圣明,让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减轻他们的赋税,大量贮备粮食以便充实仓库,防备水旱灾荒,因此也就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说得对,就按你们说的去办! 尽管有些事情想不明白,但皇帝命令得执行啊,回家就回家吧。 20岁那年,我回到了家乡,父亲和哥哥下落不明,母亲靠邻居接济,田地早已荒芜。 在家乡,我看到了当初因家里太穷被迫卖身为奴的邻居正在田间播种。他见到我后高兴地说,政策变了,我的好日子要来喽!这时我才觉得当农民的日子或许不像想象得那么惨。 由于实行了新政策,我没有了随时被抓服役的担忧,开始努力耕种,当年粮食就获得了丰收。除了将收成的1/15上交国家外,其余的由我自己支配。正是这个时候,我结婚生子,生活慢慢好转起来。邻居说“政策变了”,你知道汉初实行什么样的政策吗?
休养:休息保养 生息:人口繁殖
休养生息政策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休养生息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亡教训1、原因:二、休养生息政策2、内容:①让士兵还乡务农②将奴婢释放为平民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④轻徭薄赋3、结果: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几年后,我的日子刚刚有所好转,皇帝就去世了。听说由于吕后专权,继任的皇帝统治时间都不长。幸运的是,尽管皇帝变了,但我的家乡政策没有大的变化。 新皇帝登基,实施了一系列的新举措,你们想知道那段时间乡亲们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还是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我42岁那年,一天从田间归来,发现人们都围着告示栏在议论着什么,我赶紧凑过去一瞧,原来又有一位新皇帝登基了。他就是后来的文帝。文、景帝时期的生活老人:
活得久就是有福气啊,朝廷现在给我们满80岁的人,一个月1石米,20斤肉,5斗酒。我邻居90多岁了,朝廷又多赐了两匹帛,3斤絮。哈哈,生活太惬意了!
农民:
我们家只有我一个男丁,以前高祖时,要将收成的1/15交给政府,还要一年服役一次,一去几个月,有时农活还没忙完,就被官府派去修宫殿了,甚至看着饱满的稻穗却无法收割,心痛死了。 现在听说新皇帝亲自下田耕种,里长甚至县长也经常来关心我们的生活,服役三年才会轮到一次,田赋只需要交收成的1/30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改善了许多。 大臣1:
咱们的皇帝一点都不像个皇帝,这么多年都没怎么增添衣物,常常穿件粗糙的黑丝绸衣服,想建座露台,一听花费大量钱就放弃了,连自己的陵墓都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大臣2:
有一次,我老乡献了匹千里马给皇帝,他不但不收,还给了我老乡一些银两,作为他回家的费用。这样的皇帝真是前所未闻啊!看管监狱的人:
以前啊,由于实行肉刑和连坐,被抓进来的人很少有人完好的出去,刑罚重的被处死,轻的不是被脸上刺字,就是鼻子被割,还有的脚被砍掉,那叫一个惨啊!
后来,听过有一个叫缇萦的小女孩为了救他的父亲上书给文帝,文帝被感动了,逐渐废除了肉刑。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后来他的儿子景帝继位,两代君主前后统治了四十多年,我也逐渐步入了晚年。晚年的我不仅儿孙满堂,生活也富足多了。真心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啊!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材料二:“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京城的钱财多达以万贯计,而穿钱的绳索都腐朽了从而无法查检到底有多少钱。太仓的谷物一年积压一年地堆放,满得散落到了仓外,都到了腐烂不能食用的地步。 ) ——《史记》材料一:“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史记》论从史出—文景之治的表现1.政治清明2.人民安定3.经济发展4.国力增强大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之间,国家安定。只要不遇上洪涝和干旱的灾祸,老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 三、“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1、内容: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①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②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峻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2、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治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拓展延伸---以古论今“文景之治”对当今“治国理政”的启示有哪些?①以人为本,重视民生、 重视三农问题
②构建和谐社会
③德治与法治结合
④勤政廉洁,惩治腐败
⑤坚持改革,调整政策
⑥以史为鉴,吸取教训
⑦提高生产力,增强国力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政治方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
二、经济方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文化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军事方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五、……启示秦的暴政汉高祖西汉建立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本堂小结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 东汉
C. 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课堂检测AC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 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田租定为三十税一
CB5.史书记载“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文帝为自己预修的陵墓,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这说明汉文帝( )
A. 正直无私 B. 轻徭薄赋
C. 重农抑商 D. 注重节俭
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的、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