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12 古诗三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林升(1123~1189),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南宋诗人。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我爱学字词
祭 祖
jì
乃 翁
熏
杭 州
己 亥
恃
哀
不拘一格
nǎi
xūn
háng
hài
shì
āi
jū
词语解释
示儿
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九州
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王师
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临安
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汴州
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帮你学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
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概括每段的大意。
诗人在《示儿》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前两句写出未见祖国统一的无穷遗憾和悔恨,后两句表达了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诗人在《题临安邸》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秀丽风景和达官显贵们奢靡生活的描写,辛辣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
诗人在《己亥杂诗》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向天公祈祷的语气,期盼着风雷般的变革,以打破清王朝束缚思想、扼杀人才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表达了作者渴望解放人才,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古诗理解
朗读这首诗,要在悲伤遗憾中展现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是给儿子的遗嘱。
一起学习诗题是什么意思?
示儿
给儿子看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起了解诗意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只,只是。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
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悲伤不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朝的军队。
平定北方。
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祭祀家中祖先。
不要忘记。
你们的父亲。
“北定”,点出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
后两句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这首诗是诗人的 遗嘱 。通过抒发自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示儿
万事空
九州同
定中原
告乃翁
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结构梳理
拓展延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课堂演练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
B.《示儿》中的“示”是“给……看”的意思。
C.《示儿》是一首唐朝的爱国诗歌。
陆游直到死前,也没有看到南宋北伐统一中原,那么南宋统治者究竟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起去了解南宋的时代变迁。
朗读古诗,认真思考:
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堂互动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指导:读这首诗,要读出对醉生梦死的达官显贵的讽刺。
一起解诗题
南宋京城。
题 邸
题写。
旅店。
临安
诗题意思: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停止。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
这里指的是达官显贵。
简直。
北宋京城。
画“ ”表示统治者不再考虑收复失地。
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分析: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甚是精妙,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
己亥年。
组诗。
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分析诗题
~~~~~~
~~~
“哀”,悲哀。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
朝气蓬勃的局面。
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终究。
依靠。
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死气沉沉的社会现状。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前两句诗意: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朝八股取士制度
自然界的统治者。
振作。
不限于一种规格和方式。
点它
暗指当政者。
期待人才辈出。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后两句诗意:
这首诗歌在抒情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呢?
“创景抒情”,即创造一种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表达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借景抒情”“触景生情”既相通又相异。龚自珍创造出了一个万马齐喑,渴求风雷激荡的情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展现了他极高的艺术造诣。
结构梳理
题临安邸
青山 楼
游人
对当权者的辛辣讽刺
西湖 歌舞
暖风
杭州 汴州
己亥杂诗
九州
万马齐喑
风雷
哀
天公
朝廷
变
人才
不拘一格
渴望社会变革
呼唤人才辈出
《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刺诗,它入木三分地讽刺了 、 的当权者。
醉生梦死
主题概括
苟且偷安
《己亥杂诗》通过创设情境,表达了作者期盼_________,呼唤________的心情。
人才辈出
社会变革
一、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陆游的《示儿》,是写给后代看的遗嘱。
B.《题临安邸》的作者,深情地歌颂了临安风光。
C.《己亥杂诗》是中的“恃风雷”,说明作者害怕社会变革。
A
课堂演练
示儿
( )万事空,
(但悲不见 )不见九州同。
王师( 北定 )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堂习题演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死去元知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答:从《示儿》了解到,这首诗是给儿子的遗嘱。从《题临安邸》了解到,这首诗是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从《己亥杂诗》了解到,这首诗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3、你从《题临安邸》中学到了什么?
要有居安思危意识
不能苟且偷生,醉生梦死。
学会戒奢以俭
4、假如你是清朝的统治者,你看到这首《己亥杂诗》后你会怎么做?
大力兴办教育事业
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积极纳谏
注重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