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07 17: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复习
一、复习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问题。
3、熟练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二、基础知识复习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关键词】: 、 、 。
(2)实质: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也 ,所以,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
【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 、 、 、 、
、 。一定改变的是 、 。
可能变的是 、 、 。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②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③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④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⑤判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三、例题剖析
1、解释化学现象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g碳和10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13g。 ( )
②1g氢气和8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总质量为9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③120℃时,1mL甲烷(CH4)和2mL氧气正好完全反应,生成1mL二氧化碳和2mL水蒸气。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气体体积比)( )

例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铁丝锈蚀后质量增加,原因是 。
②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原因是 。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减轻,原因是 。

2、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例3、A、B、C各15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30gD,若再增加10gA,则C就完全反应,则该反应中,A、B、C的质量比是 。
例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B.若D为单质,则A、C质量比为1:2
C.若A、B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4,则D中含2种元素
D.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

例5、取10gFe和FeO混合物,和100g14.7%的稀硫酸正好完全反应,生成FeSO4质量为( )
A.8.4g B.11.2g C.22.8g D.30.4g

3、判断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6、在化学反应2A + B2 == 2C中,已知20g和足量的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g 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4、判断物质组成及化学式
例7、工业制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X + 5O2 == 4NO + 6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A.N2 B.NO2 C.NH3 D.N2O5
例8、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的是 。

例9、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C、H元素组成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由C、H、O元素组成 D.该物质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例10、将1.6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4.4 g 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其化学式为 。

例11、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8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5、判断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例12、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2 26 3 0
反应中的质量/g 9 22 3 b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3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等于10 B.该化学反应为分解反应
C.丙一定为催化剂 D.b等于12

四、学习反馈



五、课后练习
1、某反应:Cl2 + 2NaOH = X + NaClO + H2O中,X 的化学式为( )
A.NaCl B.H2 C.HCl D.HClO
2、在化学反应A + 2B == 2C + D中,6gA和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 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A.8g B.24g C.12g D.16g
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4、在化学反应X2O3 + 3CO == 2X + 3CO2中,若CO和X的质量比为3:4,那么X2O3的化学式可能是 。
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足量空气),密封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6、将4.6 g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8.8 g 二氧化碳和5.4 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其化学式为 。
7、、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共涉及9种分子
D.生成物中可能有氧化物
8、某同学用坩埚钳夹取取2.4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收集石棉网上所得固体,发现所得固体质量竟然小于原镁条质量,可能原因是 。
9、下列实验的反应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锌粒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B.石灰石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C.二氧化碳通入一定质量的石灰水中充分反应
D.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充分反应
10、某学习小组称取l0.0g赤铁矿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当赤铁矿中的Fe2O3全部还原为Fe时,剩余固体质量为7.6g(假设赤铁矿中的杂质均不与CO反应)。则该赤铁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过程)



11、某小组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最简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实验中操作正确,O2的密度为ρ g/cm3)
实验序号 1 2 …
m1(MnO2)/ g
m2(KClO3)/ g
m3(试管)/ g
m4(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 g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V/cm3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1、m2、m3、m4和V和ρ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_______。(3)每次实验结束后,小金在拆卸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他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MnO2分离并测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MnO2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加热KC1O3和MnO2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1步:2MnO2+2KClO32KMnO4+Cl2↑+O2↑;(其中Cl2有刺激性气味)
第2步:2KMnO4K2MnO4+MnO2+O2↑;
第3步:K2MnO4+Cl22KCl+MnO2+O2↑
写出加热后剩余固体中MnO2质量小于加热前MnO2质量的原因 。

氢原子

氧原子

氮原子

A

B

C

D



一定条件

(“ ”、“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