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高一学案: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 高一学案: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9-18 07: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3 传 统 工 业 区 与 新 工 业 区(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模式。
2、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刺激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课前预习】
兴起时间:20世纪 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 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大批廉价劳动力
20世纪70年代原材料和能源大幅度
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
政府的大力
小城镇 、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以 企业为主
以 工业为主
集中了大量 或相关企业
生产高度 化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
特点: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周期
研究开发费用 产品面向 市场
地位:美国 工业的发祥地,世界上最大
的微电子工业基地
地理位置 ,环境优美
气候宜人(气候类型 )
交通
全世界的 高地
稳定
创新环境和 文化
【问题探究】
1、萨索洛地区逐渐形成以瓷砖生产为骨干企业的工业小区,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市场上占有重要位置。你们认为它的主要优势有哪些?
2、结合P70 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3.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4、对比分析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比较项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5、至70年代末,“硅谷”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总结】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课堂反馈】
1 、有关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B、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点之一是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兴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2、下列工业区中,不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
A、德国鲁尔区 B、英国中部工业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硅谷”工业区
3、与新兴工业相比,传统工业的明显特点是( )
①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②工业集中分布 ③工业分散布局 ④资本高度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
①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 ②拥有功能齐全的生产一销售——服务网络 ③政府不加干涉 ④大量雇佣外国廉价劳动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5、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独特的发展模式是( )
A、大中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B、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C、面积广、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D、生产协作紧密的工作地域
6、“硅谷”的主导工业是( )
A、核工业 B、激光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石油化工
7、温州乡镇企业大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意大利新工业区相比较,相似的有( )
①政府的大力支持②大量廉价的劳动力③经济高度开放 ④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降价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接近消费市场 B、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
C、科技力量雄厚 D、土地广阔,交通便利
D、便不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9、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先后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这种现象说明( )
A、世界汽车工业生产趋于集聚 B、汽车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C、汽车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 D、需要寻找最优区位
①重视专业分工。②重视团结协作。③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 销售 服务 信息网络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CDDAB CCCD
至70年代末,“硅谷”土地被占尽,许多企业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等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以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企业发展条件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主要特点
高技术工业
美国
“硅谷”
崛起条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