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培优卷(8)
1、 选择题
1.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2.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的实验:①将气
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
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
合理的是( )
A. H2、CO B. CO、CH4 C. H2、CH4 D. CO2、CH4
4.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引起的,而缺氧窒息又是致人死亡
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发生火灾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5.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
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6.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反应条件
7. 打火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图示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
照片。下面可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居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比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更清洁、更方便
C.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9.“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
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
机物不可能是( )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11.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13. 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14. 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共热时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的乙醇(C2H5O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5. 周末,小晋同学一家三口到风景秀丽的山区踏青,并准备自制烧烤。
(1)烧烤时,为使木炭燃烧更旺,小晋将木炭架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晋将取回的清澈泉水煮沸,发现有少量沉淀产生,该泉水属于_____水(填“软”或“硬”)。
(3)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请给出一种熄灭余火的简易方法_________________。
(4)为保护环境,做文明游客,请你对他们的春游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16.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引发棉被着火
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__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不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7. 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为原理而制得的生物柴油。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8cf4b0100l3l4.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8cf4b0100l3l4.html?)) - 2010年大连市中考理化试卷?化学部分_庄河三十中化学组_新浪博客⑴ 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___________加工后的产品。
⑵ 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两种主要产物是___________
⑶ 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70%的二氧化硫排放,可减少_________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_________;开发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节省____________。
18.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气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汽缸,引擎用电火花点燃,燃烧使汽缸内温度升高,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形成动力,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入大气。现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请回答:
(1)写出辛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 。
(2)辛烷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 气体,该气体易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人体组织的供氧受到影响。
(3)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污染和含有CO、SO2、NO等有害气体的污染。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造成的。我国已明令规定禁止出售含铅汽油。治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催化转化器”(内含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是一种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铅原子和四个(C2H5)原子团构成,“四基乙铅”的化学式为 。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19. 据媒体报道: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 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看到这篇报道某同学产生疑问: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于是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燃烧的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请你利用已学知识和查阅信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
(2)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 。
(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由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事实,你对燃烧、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 、灭火 。
20.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1.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m SO2+O2===n 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共24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人教版 初中化学
2019—2020 九年级化学培优卷(8)
一、选择题
1.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C )
A.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 D. 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2. 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
要是( B )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某气体由H2、CO2、CO、CH4中的两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了下面
的实验:①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未出现浑浊现象;②将气体通过灼
热的氧化铜,有红色固体生成;③将气体点燃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有浑
浊现象那么对该气体成分作出的以下推断中,不合理的是( D )
A. H2、CO B. CO、CH4 C. H2、CH4 D. CO2、CH4
4. 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引起的,而缺氧窒息
又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下列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 C )
A.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门窗
B.发生火灾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生
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
D.遇到意外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并同时拨打电话求救
5.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
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C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反应条件
6.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B )
7. 打火机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图示是普通电子打火机的实物照片。下面可
以做到符合燃烧条件能打火的组合是( A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又能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B. 居民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比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更清洁、更方便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的能源之一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9.“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
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
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B )
A. 甲醇(CH4O) B. 乙醇(C2H6O) C. 甲醛(CH2O) D. 乙酸(C2H4O2)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11.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
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
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
1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可燃物遇到氧气不一定燃烧 B.缓慢氧化不一定能引起自燃
C.自燃不一定有缓慢氧化引起 D.剧烈燃烧不一定引起爆炸
13. 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C )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
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
14. 我们吃到的味道鲜美的鱼,是这样烹饪出来的:将洗净的鱼煎过后,再加
入少许食醋、料酒、生姜、葱、食盐等加热。共热时发生了许多化学反应。
其中,食醋中的乙酸(CH3COOH)与料酒中的乙醇(C2H5OH)发生化学
反应,生成了有特殊香味的乙酸乙酯(CH3COOC2H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B )
A.乙酸乙酯是一种混合物
B.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
15. 周末,小晋同学一家三口到风景秀丽的山区踏青,并准备自制烧烤。
(1)烧烤时,为使木炭燃烧更旺,小晋将木炭架空,原因是:
。
(2)小晋将取回的清澈泉水煮沸,发现有少量沉淀产生,该泉水属于_____水
(填“软”或“硬”)。
(3)离开时,为防止引发火灾,请给出一种熄灭余火的简易方法 。
(4)为保护环境,做文明游客,请你对他们的春游提一条建议:
。
增大木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硬
用水浇灭
不要乱扔垃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6.冬日里的一天,某学校五楼学生寝室中一名同学违规使用电褥子,因短路
引发棉被着火燃烧。就此事件请你回答:
(1)从物质燃烧条件上看,棉被是______________物。
(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大声呼救,导致火势迅速扩大。请解释出现这种情况
的原因是 。
(3)同寝室的同学在睡梦中惊醒,此时他们自救逃生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③立即跳楼逃生; ④藏在衣柜里或桌子底下等待救援。
(4)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用高压水枪将大火扑灭,不能灭火的原因是:
。
可燃
空气进入房间内氧气浓度增大,氧气助火势更旺
①②
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其他合理表述均可)
17. 继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之后,人们又在开发以植物油、动物脂肪为原理而制
得的生物柴油。
⑴ 通常汽车使用的汽油和柴油是___________加工后的产品。
⑵ 生物柴油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生物柴油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
两种主要产物是 ;
⑶ 在普通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能减少约70%的二氧化硫排放,可减
少_________的形成,但不能缓解日益加剧的 ;开发使用生物柴油
还有利于节省____________。
石油
二氧化碳和水
酸雨
温室效应
石油
18.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气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汽缸,引擎用电火花点燃,
燃烧使汽缸内温度升高,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产生压力推动活塞,形成动力,
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入大气。现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
成分,请回答:
(1)写出辛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 。
(2)辛烷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 气体,该气体易与人体血液中的
结合,使人体组织的供氧受到影响。
2C8H18+25O2 16CO2+18H2O
点燃
CO
血红蛋白
(3)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污染和含有CO、SO2、NO等有害气体的污
染。铅污染是由于汽油添加剂 “四乙基铅”造成的。我国已明令规定禁止出
售含铅汽油。治理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
“催化转化器”(内含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它的特点是使CO与
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汽油添加剂“四乙基铅”
是一种化合物,其分子由一个铅原子和四个(C2H5)原子团构成,“四基乙铅”
的化学式为 。
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为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Pb(C2H5)4
2CO+2NO 2CO2+N2
催化剂
改进发动机燃烧方式、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其它清洁能源
19. 据媒体报道: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 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消防队
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看到这篇报道某同学产生疑问:消防队
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于是他查阅了相关资料,得到如下
信息: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燃烧的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的炭。请你利用已学知识和查阅信息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 。
(2)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
。
隔绝空气(或氧气)
镁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燃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由镁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的事实,你对燃烧、灭火有什么新的认识:
燃烧 、
灭火 。
2Mg+CO2 2MgO+C
点燃
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有些物质着火(如镁等)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
20.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
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
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_________。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下白磷不燃烧
20.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
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
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____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
③④
②④
20. 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
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
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_________。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
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乙
21. 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
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
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 SO2+O2=n 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
化硫多少吨?
2
解:设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中,氧化钙的质量为:70 t×80%=56 t,
2CaO+2SO2+O2=2CaSO4
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64 t二氧化硫。
112
128
56t
X
112
128
56t
X
=
x=64 t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