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月光曲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钢琴曲《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以及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与主题的体会。
3、借助联想与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4、背诵课文第9段。
教学重点: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钢琴曲《月光曲》创作的经过,以及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
2、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体会。
教学难点:
借助联想与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它告诉我们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作者运用联想、对话描写等等表现手法,使得课文集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融传说、美景、深情于一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哪位同学能说说看?
请同学们读课题,师板书课题: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贝多芬曾经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现在让我们读读这篇文章吧,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
PPT出示生字词,正字正音。
2、师:哪位同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内容?
预设:课文记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思考探究。
1、在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月光曲》就是其中的一首。那么这首月光曲是怎么创作出来的呢?清同学们打开课本,齐读第一段,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有关贝多芬的资料,教师补充并小结。
师:如何理解“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预设:“传说”表示这只是民间流传的说法,事实未必如此。但是这样一则传说的产生是有其合理性的。贝多芬一生中凭借非凡的音乐才华和惊人的意志力创作了一大批美妙、动 人的音乐作品。人们喜爱这些乐曲,也热爱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因此,关于《月光曲》的谱写有这样那样的传说,也是很自然的。
2、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让他创作了不朽的名作《月光曲》?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7段,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
出示句子:1:一天晚上,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间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学生朗读句子。分析“幽静”、“断断续续”等词的含义。明确:“幽静”说明周围的环境很安静,当时的环境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断断续续”说明弹琴的人技艺不熟练。
出示句子2: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她真的只是随便说说吗?
学生朗读对话。明确:她是为了安慰哥哥,不让哥哥内疚而说了“随便”。这说明妹妹很懂事,对家里的处境也很清楚,表现了兄妹互相关心的情感。
出示句子3: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体现了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程度——不仅听出了弹奏的纯熟和作品的情感,还猜出了弹奏者是谁。
师: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弹琴。有两点原因:首先是他不嫌贫爱富,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他身为一个高级音乐家,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却义务为盲姑娘弹自己写的曲子;第二是贝多芬觉得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她不但爱音乐,还十分懂音乐。所以贝多芬愿意为她再弹一曲。
3、读第8段,说说这段话中的景物描写是实写还是想象?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句话是实写。从“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这个句子看出来。
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清亮如水的月光下,一切是那么朦胧,那么美,就连破旧的茅屋也显得诗情画意。这样的美,盖过了茅屋里的穷困和凄凉。
此情此景,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他“望了望”穷兄妹俩,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这样想着,使他情不自禁地按起琴键来。
4、贝多芬为兄妹俩弹奏的第二首曲子就是《月光曲》。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月光曲》的?(第9自然段)
默读第9自然段,并思考:这个曲子描绘了几幅优美的画面?请大家反复默读课文找出来,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进行小结:一共描绘了三幅画面。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到“洒满了银光”。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到“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幅——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到“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情景真的是皮鞋匠亲眼见到的吗?这月亮的升起,升高,这海面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真的是刚才发生的事实吗?哪些句子所写的内容是联想?哪些是写实?请分别用“——”和“~~”画出事实和联想。
你怎么知道不是皮鞋匠看到的?(从文中“好像”和“仿佛”两个字可以看出。联想的 部分是:“面对着大海……涌过来;月光归照耀下……大海。”)
小结:在实在的事物中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内容就更生动了,表达情感就更深刻了。
师:让我们用充满激情和变化的朗读来再现这些美妙的情景吧。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和图片。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比比谁的朗读最精彩。(配上《月光曲》音乐和三个情景相应图片)思考:这三个情景一样吗?有变化吗?分别该用怎样的语气和节奏来朗读呢?
读一读,师生评价。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小结:三幅画就是乐曲的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旋律舒缓,朗读节奏要慢。第二部分,曲子旋律逐渐增强,朗读时声音升高,节奏加快。第三部分,旋律到了高潮朗读时要读出高昂激扬,节奏更快,声音更响亮。
师生合作朗读第九段。
为什么听着贝多芬弹的乐曲能让兄妹俩联想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琴技高超,有很大的感染力,让人陶醉。兄妹俩被曲子深深的吸引,有了音乐共鸣。
四、课堂小结:贝多芬悄然而来,悄然而去,给穷兄妹俩带来了一片温馨的人间之爱,一次美的艺术享受,给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了一次意外收获。贝多芬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一位真正伟大的音乐大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美丽的传说,记住这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吧!
板书设计:??????????????????????????
月光曲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巨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