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始得西山宴游记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06 18: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中本053班 韩央妮
2008年6月10日“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 (一)作者简介: 一、背景知识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柳侯祠(二)《永州八记》介绍: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二、阅读 1、自读:圈出生字、生词,注意:
2、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3、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施( ) 斫( ) 榛( )踞( ) 衽( ) 攒( )培( ) 灏( ) 冥( )颓( ) 遁( ) 萦( )垤( ) 蹙( ) 岈( )yìzhuózhēnjùrèncuánp?uhàomíngtuídiédùncùyíngxiā(一)注重这些字词:1.通假字:
余自为僇人 通戮,遭到贬谪
2.一词多义:
而:施施而行(表修饰)
起而归(表承接)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却)
为:余自为僇人(认为)
不与培塿为类(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写)
3.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古:未曾 今:未开始
攒蹙累积 古:重叠到一起 今:积累
4.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日与其徒上高山:每天
形容词用作动词:始指异之:以……为异 (二)注重这些字词: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而起,起而归。 三、翻译并品味就着表顺接,不译互相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这却未曾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表顺接,不译名作状,像簸箕一样④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没有谁能够逃出单调、无味。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始得西山宴游记 概写
(未知西山) 特写
(始得西山)处境:恒惴栗活动遗憾:未始知西山
之怪特漫游
苦中作乐异之游之记之形势的高峻
气象的阔大
宴饮之乐四、文本分析
结构图示:四、文本分析
①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②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你能用图示来表示此文的思路吗?漫游他山--( )--( )---未始西山之怪特
坐法华寺--过湘江--( )
--( )--( )
--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穷回溪醉酒而归缘染溪穷高山俯视众山“始得”统摄全篇(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
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
来写西山之景?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
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课外拓展图片欣赏检测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 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五、课外拓展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