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剪纸喜花
【学 科】小学美术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以剪纸为载体,双喜纹样为主线,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从感知、认知到探索尝试、创作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与空间。因此我让通过自我探索学习课本上剪双喜步骤进行小练习或小组讨论进行双喜纹样的剪裁,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合作帮助达到会剪双喜。学生进行简单双喜的剪裁尝试练习后,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使学生设计出有趣的双喜图形。学生通过欣赏观察、讨论交流、人文涵养、先学后教,启发思维、探究拓展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努力丰富本课的教学内容,跨学科进行渗透,发挥学生潜在的表现欲望并努力将其完美,同时激活课堂的空间和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学习剪纸喜花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双喜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掌握剪双喜字,并进行简单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中国喜庆节日的气氛,了解传统婚礼庆典中的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剪简单的双喜字。
难点:拓展简单的双喜,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带“喜”的物品、剪刀、胶水、红纸等。
教师:课件、剪刀、红纸、胶水、不同特点的双喜字范作若干等。
一、欣赏感受,激趣导入
1、观察、分析视频截图中的人物着装差别,了解喜庆的日子里色彩的特点。
这些红色给你什么感觉,又有什么寓意呢? 同桌交流,积极汇报。
色彩(在中国红色是吉祥吉利的象征、给人以很热闹、喜庆的感觉)、
2、说说与喜字有关的成语
双喜临门、欢天喜地、皆大欢喜、欣喜若狂、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闻乐见。。。。
3、双喜的用途
喜在婚礼上的用处可多了,同学们看这是朋友结婚时用的很多东西上都带有“双喜”。(展示几张盘子,卡片,包装袋等图片)
你还看过双喜出现在哪呢?(汽车、家电、过年,红包上,开业大吉,祝寿……)是啊因为在我们的国家双喜字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吉祥符,所以在喜庆的日子就一定能看到它。
揭题:剪纸喜花
二、交流讨论,人文涵养
交流讨论介绍双喜的含义、演变及造型特点
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剪两个喜字并在一起形成双喜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成双成对、双喜临门、喜上加喜……)
三、先学后教,尝试制作
拆解喜花实物,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剪双喜的方法,小组讨论总结如何才可以剪出合格的双喜。尝试制作双喜,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提升了学生对囍字纹样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剪简单的双喜的同时,拓展简单的双喜。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剪双喜。
1、出示剪双喜的步骤图。
有没有同学能看懂它并学会它呢?,教师从旁讲解虚线,箭头,以及影阴部分表示的意思,强调最后剪的部分。
2、学生自己学(初步尝试)
发现问题。将学生剪好的双喜贴到白板上,从中发现出现有问题的作品,(如出现剪反的现象,笔画粗细不均匀等)
小组讨论:
1)开口的朝向与成败有什么关系?(必须找对开口边,开口边剪2片,封口边剪1片,方向不能搞错)
2)评评哪个更美观?为什么?(笔画粗细不均匀)强调折过的部分不能留的太粗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折过的部分翻开就变成了两倍的大小。找一找图上折过的部分。
3.启发要领解决问题,(同学们在有问题的作品上找一找原因,教师在有问题的作品上讲解)
四、归纳小结,拓展思维
剪出变化丰富的双喜字
现在同学们都会剪喜了,但老师觉得每个喜字都一样缺少了个性,我们能不能让它变一变,把它变的更有趣更漂亮。继续拆解有变化的喜花实物,先学后教。
师生共同小结:
(1)老师在原来的双喜口上快速变一个造型(贴上)
“老师在哪个位置进行变化的?变的是什么图形?”(半个心,半张嘴)
“老师刚在双喜口的位置剪了半个心和半张嘴,那在口的位置还能变什么图形?”五角星、菱形、三角形……还可以给个赋予点内容:心心相应,笑口常开、张灯节彩、年年有鱼( 课件演示)
(2)刚刚老师在双口的内部进行了变化,我们还可以在什么部位变呢?(笔画、外形……)。学生说上来画画那些地方变。
同学们看这两张图就是在笔画上进行了变化,看看它是怎么变。强调连接点的部分可以变但不能断(演示如果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
(3)欣赏学生的作品(强调笔画内也能变但不能剪的太大会喧宾夺主)
五、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
1.用折剪法剪一个好看的喜花纹样;
2.用折剪法剪一个有特点、有含义的喜花纹样。
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安全、卫生等方面做指导)
六、自评互评,教师小结
学生自评互评作业,推荐优秀作品上台展示与评价;
将作品贴白纸上展示在黑板,欣赏小组自己评选出好的作品,请几位小朋友评评选出作品,什么地方进行了变化,好在哪里?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它好在哪里?
教师小结,师生共同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设计奖等。
七、拓展延伸,课后创新
剪双喜在我们国家已有了上千年的传统,在民间就有很多创造性的剪法,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喜花纹样呢?(美丽喜花欣赏进一步激趣)。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棒,老师希望今后大家碰到喜庆的日子也能用今天学会的手艺去装点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课后反思:
1.趣味盎然又紧扣目标的导入
以图片欣赏,课前收集课堂汇报,成语游戏等形式导入让学生体验喜气洋洋的氛围,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喜”字。导入目的是达到人文涵养,既富有人情味,又直接切入本课内容,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知识与技能”的落实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设计了拆解喜花实物,先学后教,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剪双喜的方法,小组讨论总结如何才可以剪出合格的双喜。尝试制作一个“喜”字是如何演变为一个具有艺本效果的“双喜字”,提升了学生对囍字纹样的认识。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剪简单的双喜的同时,拓展简单的双喜。学生基本上都掌握了“双喜字”的剪法,并且能作简单的变化。
3.注重动手演示
在课堂中两次示范,第一次是教师快速地折剪,展开变成了一个双喜字;第二次教师快速地将双喜字上下的两个口字进行了变化,简简单单的“笑脸”和“心形”,即启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起到了直观、形象的示范性作用。
4.情感态度培养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婚礼的特色,在掌握了剪双喜字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美化生活的能力。
本课学生的所要完成的作业要求可以因人而异、应材施教、分层要求,教学时可以作适当的处理。如:对剪纸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完成剪一个不带装饰的双喜字就行了,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行带有简单装饰的双喜字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