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本章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 本章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09 21:5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声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本章复习可以通过有趣的、易操作的探究活动和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声学的初步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回顾,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的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学生能够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通过对比了解乐音的特性,体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比较、转化、推理、控制变量)。通过讨论、激疑,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声的利用,学生体会科学、社会、技术的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的利用
难点:乐音的特性
四、教学手段
微课、多媒体、演示实验、视频、实物投影、学案卷、问卷星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环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引入新引入新课 视频播放:神奇小男孩用声音将玻璃杯震碎 观看并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互动复习课前检测 知识 实验回顾 实验回顾 拓展练习 实验回顾 拓展练习 类比分析 拓展练习 学以致用(物理与生活) 拓展练习 微课展示演示实验 拓展练习 展示学生作业:声现象知识网络图 大屏幕公布检测答案,表扬领先的小组1、教师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音叉问:看到什么实验现象?说明什么?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再举例子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真空铃实验将正在响的电铃放在玻璃罩里,用抽气机不断地将瓶内的空气抽走,实验现象是什么?得到的结论是什么?运用了什么物理方法?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结论综合复习3、图一 这个实验还能研究哪些关于声音的问题?4、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看到什么现象?又说明什么?这个实验还能研究哪些关于声音的问题?弦乐器发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拨动不同的弦发出声音的什么不同?琴弦振动得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怎样研究用不同的乐器控制响度相同演奏同一首曲子声音不同,为什么?图像、表格对比分析,用球场上队员传球类比记忆最后一幅图的振动无规律是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哪些? 1.在地震后的废墟中通过敲击钢管混凝土等将声音传到外面以获得救援2.声呐测海底深度3.超声波洗眼镜练习1、超声波做子弹的枪2、听声音判断水位——拓展到瓶子问题物理课外小组展示实验:1、推动筷子听吸管发声2、用酒瓶子演奏乐曲对比用嘴吹瓶子发声1.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排列顺序2.研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与研究下列哪个物理规律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相同? 欣赏评价 学生自测自批反馈组长汇报分数,小组评比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思考举例 回答问题 做课件和学案上的练习题 回答: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回答问题 回答: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猜想并回答问题:音调,弦的长度、粗细、松紧有关,控制变量法 音色不同,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小组讨论分析并用词语修饰乐音的三个特性回答问题从声音产生、传播、接收三个途径减弱噪声做课件和学案习题做练习 讨论交流: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物理规律 练习反馈 做练习 回答:与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研究方法相同 作业反馈,养成梳理知识的好习惯了解学生复习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实验载体再现物理知识,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考查实验的细节 物理概念和规律得出离不开实验,强调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总结知识,提升方法 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实验插图的作用,发散学生的思维 强调知识间的联系和方法的运用 类比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巩固强化知识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微课和演示实验、交流讨论突破难点 巩固应用 物理方法的提升
课堂小结 课堂训反馈练习 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交流感想 归纳总结:提炼本节课的知识和方法
课堂检测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问卷星检测 用手机上网扫描二维码答卷,提交后反馈成绩 师生一起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短时高效